現代社會講求禮貌,人們常常都會說「謝謝/請/麻煩/勞駕/唔該」。不過,以禮待人,其實並不是自古以來都那麼理所當然。
英國雷丁大學古典學的教授Eleanor Dickey,精通古希臘語和拉丁語,而且專注研究古代的教養。最近,她撰文討論英文中「please」 一詞的源起。
根據她的說法,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並不存在英語的 「please」 一詞。古希臘的文本,常常出現簡單的命令,如「給我!」(give it to me!)、「走!」(go!)、「唱吧!」(sing!)。
這些語句,並不代表無禮。在古希臘,不說 「please」 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當然,古希臘也有一些比較含蓄地表達意向的句子,卻沒有類似「please」這種附加在句子前或後的禮貌語。
但在公元前3世紀,希臘語的文本忽然有一大轉向。面對平輩和在上者,運用的話語突然都會開始加上 「please」 這意義的詞語。這是為什麼呢?
在平等的社會,本就不說「請」這個字
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社會的管治階層中,相對平等和民主(當然,當時並不包括女性和奴隸)。男性公民極重視平等和民主,溝通時就不會那麼「客氣」。
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征服希臘,而且在後來由亞歷山大大帝領導的馬其頓帝國,更橫跨歐、亞、非三洲。古希臘語成為當時帝國精英的共通語言。
這時的希臘語,也就不再單單限於希臘地區的範圍,而是反映了整套帝國的文化,包括土耳其、埃及、中東等地。帝國是一個有階級的社會系統,相對不民主和平等,而是更多不平等和隱性的權力鬥爭。有權鬥的貴族、也有無力的貧農,還有不同文化和層級的各式人等。
就在這人際關係複雜的帝國體系之中,人們便開始對平輩和在上者說 「please」,以禮貌語小心地溝通。
在研究最後,Eleanor Dickey留下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是否在一個相對不平等和民主的社會,才會產生出「禮貌」?
來源:AEON
文/JOSEPH LI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原標題:古希臘沒有 “please” 一詞,後來才有,因為…)
責任編輯/鐘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