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跟流汗一樣嗎?出現夜間盜汗症狀有哪些原因?女性常見的更年期盜汗,生活或飲食上有沒有調理方式?如果真的造成困擾,睡覺盜汗要看什麼科?別擔心,這篇文章不僅詳細介紹盜汗,也將解答夜間盜汗看哪一科的疑問!
一、夜間盜汗是什麼情形?原因有哪些?
你是不是也曾遇過晚上睡覺盜汗的情形?本來想一覺到天明,半夜醒來卻發現自己滿身濕漉漉的非常不舒服,被迫中斷睡眠、特地起床換衣服,但明明室內氣溫涼爽,被子與衣褲也沒有太厚,為什麼還會半夜盜汗呢?這跟夏天夜間流汗熱醒是一樣的嗎?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1. 夜間盜汗定義
夜間盜汗(Night Sweat)通常是指排除掉外在環境悶熱、衣物過多、過厚的狀況下,在晚上睡覺時大量流出汗水的情形。
既然都是汗,那流汗跟盜汗到底差在哪邊?
流汗:當環境溫度高、悶熱或運動後體溫升高時,大腦跟身體自主協調,透過刺激汗腺排熱汗的方式讓體溫恢復正常的生理調節機制,通常排汗後會覺得身體舒爽。
過度出汗:流汗排出來的水量遠遠超出環境悶熱、運動程度,過度出汗可能好發全身或局部(臉部、腋下、手心、腳底板等),會影響患者的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
盜汗:沒有任何會造成流汗的外在因素干擾下,卻出現自行出冷汗的情形,普遍發生在夜間睡覺時,排汗後可能會伴隨身體虛弱的狀況。
看到這裡想必很好奇,明明不熱,又是在入睡狀態,那到底造成夜間盜汗的原因是什麼?身體到底想說什麼呢?
2. 睡覺盜汗原因
夜間盜汗是一種反應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夜間盜汗原因有非常多種,舉凡生活習慣、生理、心理變化都是可能的影響因素。
(1)飲食、體態等生活習慣
過度肥胖:肥胖不僅可能會造成夜間盜汗,還會併發很多病症。
過度飲酒:不論是因為體質關係或過度飲用,建議接觸酒精要適量。
過度勞累或慢性疲勞:當身體疲勞程度(熬夜、工作或運動)超過負荷,可能會導致盜汗;而有些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也會有盜汗的情形。
(2)心理因素
精神與心理層面的劇烈起伏也會影響身體機能,這時就有可能透過盜汗表現出來,比較常見的心理因素有:
精神緊繃、壓力太大
過度恐慌、極度焦慮
過度憤怒或陷入憂鬱
(3)身體疾病
當身體罹患了下列疾病時,也容易出現夜間盜汗
感染性疾病:
感冒
肺結核
細菌性心內膜炎
愛滋病
布氏桿菌病
骨髓炎
化膿性膿腫
腫瘤:
淋巴癌
前列腺癌
腎癌
生殖細胞瘤
腎細胞癌
甲狀腺癌
胰島素瘤
嗜鉻細胞瘤
類癌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
脊髓神經受損
自主神經病變
甲狀腺功能亢進
女性更年期
其他因素:
頭痛、眩暈
胃痛、胃食道逆流
睡眠呼吸中止症
服藥後的副作用
藥物戒斷症狀
由於可能的盜汗原因實在太多了,假如真的是因為疾病所引起,通常還會合併其他併發症,建議遲遲等不到改善的民眾還是及早就醫檢查比較好喔!
二、更年期盜汗正常嗎?有什麼改善方法?
雖然身體出現盜汗意思有很多種,但假設有盜汗症狀的女性剛好介於50歲左右,那麼此時腦中把「盜汗更年期」聯想在一起是合乎常理的。
1. 更年期盜汗原因
大部分的女性約莫在50歲左右會面臨一波身體轉變時期,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荷爾蒙中的雌激素濃度下降,而腦下垂體濾泡刺激素與黃體刺激素(FSH)的濃度上升,經期會呈現混亂趨勢,斷斷續續的,從最後那次經期起算,若超過1年都沒有來月經,就是正式進入了所謂的「停經期」。
更年期間因為體內分泌正在改變,容易出現失調的情形,進而引起這些症狀:
熱潮紅
夜間盜汗
皮膚乾燥有皺紋
陰道乾澀
變胖
失眠
骨質疏鬆
動脈硬化
腦部功能退化
女人愛美是天性,面對身體發出的「衰老」提醒,還有體內天翻地覆的劇烈變化,內心會糾結、焦慮,甚至憂鬱都是人之常情,面對更年期女性的情緒不穩,旁人除了陪伴,還要多點體諒,而正處其中的當事者,除了多休息、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好好適應之外,面對這條必經之路,個人心態調整也是一門重要功課。
2. 更年期盜汗吃什麼才健康?
更年期盜汗會持續多久這要看個人,有人1年就結束,也有人症狀長達5年以上,不過總體來說,大部分介於3年左右。
這段期間基本上正常飲食即可,但如果想藉由飲食調理改善盜汗症狀,會有這些飲食上的建議:
多吃山藥、黑豆、黃豆、銀杏、南瓜、覆盆子、菇類、黑木耳來調節荷爾蒙。
攝取豆類製品、奶製品、芝麻、小魚乾、吻仔魚來等補充鈣質。
少吃油炸物或蒜頭、辣椒、蔥等辛香料,多吃深色蔬菜或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小白菜等)平衡內分泌。
不僅面對更年期,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保健可以從平日開始養成,讓身體處在平衡穩定的狀態,增加免疫與抗體。
三、其他情況下的盜汗症狀與原因
盜汗症狀在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原因也都不一樣,大人自己突然盜汗可能就很緊張了,假如今天是寶寶一直盜汗,想必母親內心更是焦急,這邊幫大家列出網路上幾個常見的疑問,並提供可能的原因幫助大家了解。
白天盜汗頭暈:有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處在神經緊繃焦慮狀態,加上長期缺乏睡眠、運動,飲食、生活都不規律導致,建議改善生活作息、定時釋放壓力。
感冒盜汗:可能是身體不舒服,也可能是吃藥後身體正在調節出現的症狀,當然也可能是服藥出現的副作用,可以針對這幾點進行觀察。
產後盜汗:產後由於體內還有大量體液,身體會把多餘水分轉成尿液或汗水排出,所以產婦產後一週左右盜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注意不要吹風受寒就好。
寶寶盜汗體溫低:寶寶如有生病發燒,退燒時伴隨而來的發汗是正常生理現象,適當給予衣物更換及保暖即可;而年紀大一點(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因為進入青春期荷爾蒙變化的緣故,在睡覺時也容易出汗,但大多不需治療。
四、睡覺盜汗要看什麼科?
夜間盜汗看哪一科是諸多民眾的困惑,尤其在沒有辦法判定原因的情況下,以下提供幾個指標給大家參考:
如果是小朋友盜汗,可以看小兒科或家醫科;明顯有更年期或其他婦科相關症狀的女性可以去看婦產科;一般民眾初步可以選擇家醫科,經過醫生診斷或詳細檢驗後(例如:基本檢查、問診、X光檢查、抽血等)再進一步找出病因,前往該科進行治療。
另外,如果想從調理身體方面著手,夜間盜汗中醫也有保健的飲食配方與穴位按摩,是長輩、大人、小孩都可以參考的類別。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健康010(原標題:盜汗全身溼答答?夜間盜汗定義與盜汗症狀4點必知道!)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