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擅長忍耐,絕非意味著意志堅強。忍耐確實能培養出即使陷入困境,也能忍受的能力。但誠如前述,忍耐的同時也會產生恐懼,例如:
● 因為害怕所以什麼都不主張。
● 默默服從讓我感到可怕的人。
● 與其透過自己行動去改變狀況,還不如靜靜忍受這個環境。
● 過度害怕孤立無援的狀況。
就像這樣,因為害怕,即使自己現在的環境不適合,也會一味地忍耐,試圖迴避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善於忍耐的真面目。也因為如此,我們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心情和情感。越是忍耐,越是累積每個時候的憤慨,越容易轉化成憤怒和憎恨。
忍耐的另一種解釋,就是什麼都不做
儘管如此,如果不採取行動,就會認定自己沒有能力。直截了當地說,所謂的忍耐,就是不去行動。雖說在心裡攻擊對方,卻沒有行動力,無法獲得執行力。自信是從實際行動中產生的,但忍耐卻會剝奪行動力,給自己帶來無力感。
話雖如此,即使你很想採取行動,卻又只是一味地忍氣吞聲,與此同時還覺得怒火中燒,自然也就無法察覺自己真正的情緒。如果沒有察覺到自己內心真正所想,就無法為了自己而行動。
由此可知,所謂的忍耐,就是在無視自己的內心,從這一點來看,便已經是在傷害自己。如果連自己在傷害自己都沒察覺到的話,那又如何能夠自我療傷呢?
這樣的狀態一旦持續,便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和充實感,也無法消除盤踞在自己內心的隔閡,於是你就會把憤怒和憎恨發洩到對方身上,使得爭執之火越演越烈,進而挑起毫無意義的爭執。
情緒化,其實是好事
處於爭吵中的人,雖然也認為自己在忍耐,不過總是被他人或外界的事情所束縛,所以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實際上,他們已在不自覺當中傷害很多人。
我們之所以情緒化地攻擊別人,是因為自己受到傷害,所以不得不出手反擊,但是越是這樣,自己也越會受到傷害。
那麼,那些主動挑起紛爭的人又怎麼說呢?原因之一,是即使能夠忍耐,也無法和他人心平氣和地交談。觀看國會質詢的新聞時,你會發現一般人其實並不善於聆聽對方說話,也不擅長好好交談。
其實在情緒化之前,雙方只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交談即可,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技巧,就無法交談。此外,如果已經處於忍耐的狀態,面對對方時就會有所防備,或是產生恐懼。
如果情緒化地直接提出主張,對方一定也不會有好臉色,日後彼此的關係也容易惡化,自己也會受傷,是一種損人又害已的事。
有過這樣的經歷之後,人就會「更加努力地忍耐」吧。如果陷入他人中心的狀態,對他人只會有負面的觀點,無法忍耐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最後使得情緒一口氣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