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還能撐多久?會變成「企業巨獸」還是全部瓦解「人人創業」?經濟專家這樣預言…

2017-11-30 12:37

? 人氣

提到上班,許多人的腦海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上下班擠捷運、打卡記考勤、埋首在辦公桌前、無意義的例行事項、控制狂上司、同事間各種內鬥…,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相信每個人都很厭惡,但這似乎是為了生存不得已的選擇—不上班,怎麼維生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近幾年,這種變化態勢越來越明顯:企業規模變小,存續時間縮短,與此同時優秀人才逐漸外流,個人待在一家公司的時間也越發短暫。那麼,現代企業究竟還能存活多久?未來的生活方式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商業的本質

假設村裡有兩個人,張三和李四。張三既勤快又能幹,他織一條布需要2個小時,捕一隻魚需要1小時;李四則相對笨拙一點,他織一條布需要3小時,捕一隻魚需要4小時。如果兩個人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那麼張三獲得一條布和一隻魚需要3小時,而李四需要7小時。但如果兩人都只專注在自己相對擅長的事會怎樣呢?儘管張三做兩件事花的時間都比李四短,但是捕魚和織布相較之下,張三更擅長捕魚,而李四更擅長織布。張三捕兩隻魚只需要2小時,李四織兩條布只需要6小時,要是張三拿多的魚交換李四多的布,那麼兩個人不僅能同時獲得布和魚,還能各自多出一小時的閒暇時間。

以上的故事來自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相較於自給自足的生活,分工和交換能夠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

但問題出現了,隨著分工的細化和參與交換人數的增加,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我們很難透過直接交換,而是需經歷多次中間交換才能得到想要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更優化的機制必然會通過變革而出現,這個機制就是市場。

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交換,而所謂的商品,指的就是那些用於交換的勞動下產物。如果不是商業,我們至今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絕不可能每週只需要工作40個小時(儘管有可能更多),就能享受如此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商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石,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社會分工越細、交換越頻繁,那麼物質文明就越豐富,經濟也越繁榮。

從現代企業到聯盟世代

儘管商業的本質從未改變,但是它的實現形式一直在演化。從最早的以物易物到現在的網路交易,它在形式上的轉變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現代企業形塑了現代生活方式:每週工作五天、朝九晚五的部門專職工作、每月領取固定工資。儘管這種生活方式常為人們詬病,但當我們回頭看整個人類歷史就會發現,這已經是大多數人所能擁有最好的生活方式了。然而,商業形式和組織演化不會就此停止,人們也不會永遠朝九晚五地生活下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