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迪安諾 紮根於創傷土壤的作家

2014-10-09 23:01

? 人氣

法國小說家蒙迪安諾贏得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美聯社)

法國小說家蒙迪安諾贏得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美聯社)

作品常觸及記憶、遺忘與認同等主題的法國小說家蒙迪安諾(Patrick Modiano)於9日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曾表示,「(二戰時期)受到佔領的巴黎,是我成長的土壤。」其作品反覆探尋法國二戰創傷,與自己冷漠的童年記憶。法國總理瓦爾(Manuel Valls)肯定蒙迪安諾獲獎是實至名歸,「他無疑是近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身分與記憶的探索之旅


現年69歲的蒙迪安諾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火止息數個月後的巴黎近郊。他的父親是猶太裔的義大利人,母親則是一名比利時女演員,兩人在受納粹佔領的巴黎相遇。據蒙迪安諾表示,母親心腸相當冷漠,父親與蓋世太保及幫派犯罪都有牽連,年幼的蒙迪安諾有許多時間都待在寄宿學校。童年缺乏父母陪伴,使得他與弟弟呂迪(Rudy)感情親密,但呂迪10歲便因病去世。1967年至1982年間,蒙迪安諾的作品皆獻給呂迪。


17歲時,蒙迪安諾與父親完全斷絕關係,但他仍將數本著作獻給父親。在作家格諾(Raymond Queneau)的引介下,蒙迪安諾不滿20歲即開始寫作,他描述自己的記憶「已追溯到我出生之前」。22歲時,蒙迪安諾出版第一本小說《星形廣場》(La Place de l'Étoile),內容直接處理了猶太人受到的恥辱,在德國被視為後猶太屠殺的重要文學作品之一。


猶太血統、納粹佔領與身分認同的探索,是蒙迪安諾作品中時常出現的主題。評論家亦肯定蒙迪安諾描繪了法國受佔領的創傷,以及這段記憶留下的影響。瑞典學院常任祕書英格朗(Peter Englund)表示,蒙迪安諾一再地重訪同樣的主題,包括時間、記憶與認同,因為這些主題是無法窮盡的,「我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我受到哪些影響?我能掙脫時光的束縛、重訪過往嗎?這些問題無法得到明確的解答。」


70年代後期,蒙迪安諾在法國已相當知名。1972年,《環形大街》(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獲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1978年更以《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拿下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但他並不享受鎂光燈的注目,不久便退出公眾生活,也拒絕進入法蘭西學術院(Academie Francaise)。外界描述的蒙迪安諾是一名高大、真誠但羞赧的人。


蒙迪安諾作品陳列(美聯社)


除了小說,蒙迪安諾也寫作童書與電影劇本,包括1973年與導演路易馬盧(Louis Malle)合寫的《拉孔布•呂西安》(Lacombe Lucien),與2003年由保羅拉佩紐(Jean-Paul Rappeneau)執導的《旅途愉快》(Bon Voyage)。他也曾在2000年成為坎城影展評審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