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人把狗當成一種食物。中國吃狗肉的歷史,可回推至新石器時代到商,當時狗是最主要的家畜之一。狗在那時候有三種用途:
「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廚庶羞用。」
(一種稱為看守犬,用來顧農地、看家;第二種稱為田犬,協助農事或狩獵;第三種稱為食犬,是料理用。)在商周時代,狗肉更被煙燻、醃臘,或燒、燉、煮、煨、燜……煮成各種佳餚。
在周天子的筵席上,天子與諸侯、卿、大夫、士共同享用一道稱為 「肝膋」(膋,音同「聊」)的菜,是用「狗肝一,幪(音同 「萌」)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音同 「巧」),其膋不蓼。」也就是用網烤製而成的狗肝,這在當時是最高檔的料理,在《周禮》<天官>中還被選為 「八珍」之一。
在《禮記》中甚至規定:「孟秋之月……天子衣白衣,乘白駱,服白玉,建白旗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天子著白衣,配白玉,食麻籽和狗肉,食器是有稜角、很深的盛器。)這段文字中提到,秋天的第一個月,天子必須吃狗肉。
在當時,狗也是祭祀常備犧牲,狗被當作祭品時被稱為 「獻」,因此這個字才會從犬部。然而不知為何,到了唐代狗肉卻從餐桌上消失了。
在韋巨源所編的《食譜》中,有稱之為 「燒尾宴」的豪華宴會的菜譜。這份菜譜並未包含所有菜餚,僅是當時比較珍奇的料理,共57個品名。雖未具體展示烹調的方法,但從列舉的菜名上看,大致可估計到所使用的材料。肉類菜餚中除雞肉、羊肉、豬肉、牛肉外,還有蒸騾肉、兔子湯、烤鹿舌、烤鵪鶉,連狸、蛙等都能入菜,卻不見狗肉做成的菜。
再看到唐代志怪小說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在卷7<酒食>中,舉出了包括菜和點心共127種食物。與前面提到的《食譜》一樣,有用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類製成的料理,其他還有蒸熊肉、猩猩的嘴唇、烤獾肉等奇特食材,奇怪的是,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酉陽雜俎》其實是一本筆記小說,並不是專門的飲食書籍,也許在提到菜名時會有所偏頗。因此,為了佐證可再往前追溯去參考《齊民要術》,其中記載很多菜餚和料理法。
《齊民要術》確實記載著狗肉菜餚。根據這一段紀錄,稱為 「犬牒」的菜,也就是狗肉薄片,大致的做法如下:
用30斤狗肉、小麥6升、放入米酒6升,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加入小麥、米酒各三升熬煮,煮到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30顆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再放上火爐蒸。等蛋蒸乾後,在上面用重石壓住,隔一夜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