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食人口逐年攀升。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每年的調查,隨著餐飲業持續展店,加上宅經濟帶動外送平台興起,也推升餐飲業整體營業額,2020年營業額較前年增長17.9%,主要歸於網路和外送平台大幅成長。
從去年至今,因為疫情影響,居家防疫更加速美食外送成長,美食外送已成為台灣人三餐的另一種選擇,現在只要到了用餐時間,外送平台App就開始塞車。
2019年七月,「凱度洞察」與「LifePoints」曾在線上問卷調查發現,台灣有將近6百萬人曾使用過外送App,其中以 20 ~30 歲年輕族群使用率最高,男性也略高於女性。這群美食外送服務的使用者當中有 15% 為重度使用者,相當於 88 萬人一周至少使用一次以上的外送服務,有些甚至一天多次,頻率比輕度使用者高上12倍。
調查結果顯示,重度使用者多為年輕男性,居住在北部為主,全職內勤,月收入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這群用戶使用的平台數也較多,他們會比較各平台提供的優惠、價格、一級合作的店家後,再選定美食外送服務。
以目前台灣美食外送平台的前兩大品牌,使用率最高的是foodpanda,且跨各年齡層和性別,其次為Uber Eats,前 2 大品牌的用戶重疊率相當高,超過 5 成。我就是個重度使用者,每天會使用2~3次美食外送服務;同時也是兩大平台的付費會員,也會透過網路平台訂購日用品和飲料。如果你問我,為什麼總是喜歡使用外送平台,以下是我的幾個考量:
1.多樣化、選擇多
根據外送平台業者提供的資訊,在foodpanda與Uber Eats上架的餐飲店家各有70000家與42000家,扣除近50%重疊店家,推測整體市場已上架的外送店家數達7萬多家,可以滿足各式各樣的口味和需求,很適合我這種愛嘗鮮的顧客。
2.不需要外出覓食
除了不用排隊,如果天氣不好或不想出門時,我只要手指滑一下並透過線上支付,就可以讓美食30分鐘內送到家,不只方便,還省時省事。同時,這對於經常要加班的職業婦女,或是不善於烹飪的家庭主婦,非常方便。
3.促銷優惠折扣
為了刺激再次消費,外送平台主動提供折扣和優惠,這也會吸引我持續使用。除此之外,不斷提升的外送服務品質也成為我選擇平台的考量之一。
4.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以前總要開車到大賣場扛衛生紙,洗衣精等重物,現在宅配服務,今天定明天就送到家,這對於居住在都市的單身上班族,不僅提供了方便性,更解決運送問題。
<快速加入戰場,才能取得商機>
如果你是實體店面自營商,這幾個月的生意應該只能用「慘澹經營」來形容吧……苦苦等不到客人上門,這時你只能主動找顧客。人潮就是錢潮,看看現在人潮往哪走,你就要往哪裡去。
有位學員告訴我:「老師,我現在和朋友一起合夥做健康餐,只透過美食平台外送,業績比以前還好耶」。以前只聽過中央廚房,現在因為外送商機,造就了所謂的虛擬廚房、共享廚房,廚師只要具備好手藝,也能快速加入外送戰場。
除此外,什麼都送甚麼都不奇怪,除了生鮮美食,還也可以外送鮮花、盆栽;健身房老闆為了繼續生存,開始透過宅配服務,將小型設備外租給會員,讓大家宅在家也能一邊工作一邊運動;為了維持正常的課程運作,教育訓練中心也開始透過直播方式授課,快速轉型讓學員能夠持續地學習。
只要你的靈活度高、反應夠快,從實體轉到線上做行銷做銷售,或是加入外送平台,業績應該都能夠維持一定水準。
<外送平台帶來新契機>
台灣地狹人稠,三步一超商、五步一家小吃攤。近年來,因為家庭結構的改變,宅男、宅女越來越多,假日選擇耍廢在家睡覺、打電動,於是外送、懶人商機快速擴展。
這次新冠疫情讓台灣進入無限延長的賽局,生活型態和消費習慣被迫改變,新的秩序悄悄地重構我們的日常,同時也讓許多業者必須對「外送」商機,展開新的戰略思維。
外送不是一個新名詞,許多業者本身就具備外送能力,從最早的達美樂、麥當勞開始,當外送服務快速成長後,大家關注焦點是如何有效「接單」,快速開拓新商機。
除了新創的lalamove、cutaway積極區隔服務項目,搶食超過百億的外送商機大餅,強調便捷服務的超商和大賣場也陸續加入外送服務。7-11攜手統一超商轉投資的foodomo及foodpanda,打造雙外送品牌,於2500家門市提供外送、店取服務。OKmart也與foodpanda合作,目前有近500家門市提供外送;萊爾富攜手foodpanda、Uber Eats,目前有近6成的門市提供外送;全家與foodpanda預計今年拓展1300間店提供外送服務。這些超商最熱門的外送商品和一般餐廳有所不同,主要以鮮乳、礦泉水、咖啡為主,且以消夜時段最受歡迎。
有人可能會質疑,當疫情過後外送服務還會持續成長嗎?我相信,沒有人能預料到外送商機可以快速燃燒且大爆發,而這把火只會越燒越旺。當廠商陸續投入資本、設備來優化服務品質,當顧客開始習慣新的消費模式,至少都會維持一到兩年的商機。聰明的消費者開始重視品質,挑選優質的外送服務業者;眼光銳利的商家們要加緊腳步,提供更超值、更優惠的商品和服務黏牢顧客,才能從中分到一杯羹。
文/王淑華(小黛)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