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郊區奉賢區有一處叫海灣園的公墓區,這裡不但是許多人的骨灰安葬地,其中一座知青博物館也安放了上海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博物館裡沒什麼人,除了幾組表現1960年代響應「知青下鄉」時人們興奮在車站歡送的蠟像,就是一區一區的介紹文字和照片,還有許多知青捐贈當初下放農場的證件和隨身物品。
有人說,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的人口移動主要就是兩回事:前10年是城市青年向農村遷移,然後是大量青年返城,城市試著消化這些人口;後20年則是農村人口大量往城市遷移。
日前北京驅逐「低端人口」,掀起「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留在城市、誰能決定民眾去留」之辯,也提醒了眾人,人為命令在中國的人口移動政策始終扮演重要角色。
回到上海知青博物館。「知青」是當年對知識青年的簡稱,其實多數是只有初中學歷的年輕人。知青下鄉在1955年還是一項志願的、鼓勵的農村墾荒政策,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逐漸變成了一項大規模的運動,學生們被安排到國營農場、工廠、偏遠農村工作和生活。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城市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而且大學已經停招,中學畢業生無所事事;一方面也是服從中共領導人毛澤東1968年底下達的指令:「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呼應毛澤東的指示刊登了一篇報導,標題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欠缺發展的城市加上廣袤荒蕪的農村,此後10年間,官方的命令陸續調動了全大陸約1700萬名知青,上海就占了120萬人。青年一批批離去,曾經標榜造反有理的紅衛兵,也以上山下鄉的形式逐漸消失。
城市來的孩子來到貧瘠農村,就算再有雄心壯志要改造當地,也會逐漸對眼前茫然的未來感到懷疑。知青博物館裡一張張不乏宣傳意味的青年歡笑勞動照片,到了1978年,變成了雲南知青到北京請願的新聞照片。
他們拉著寫上「我們要見華主席(華國鋒)」的布條遊行,下跪、甚至絕食,訴求很簡單:知青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不再要求上山下鄉,已下鄉的知青可以回到自己所屬的城市。
知青的故事還得由知青來說。1995年,上海推出一檔電視連續劇「孽債」,講述當年遠赴雲南西雙版納的上海男女知青,在當地戀愛成家,婚姻生活各有滋味。數年後他們得知可以返回上海,許多人便拋下沒有上海戶口的另一半及孩子返家。十幾年過去了,這些孩子們偷偷結伴到上海來找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卻發現他們已經另外成家。編劇葉辛曾是個下鄉10年7個月的知青,這齣連續劇創下了42.62%的高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