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台商機會大 貿易局積極扮演廠商後盾

2021-07-09 10:48

? 人氣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前後,突顯全球各國更加關注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的重要。當節能減碳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產官學界共同投入的趨勢,電動車,就成為產業改革的重頭戲。

在電動車的產業浪潮當中,臺灣廠商有機會分一杯羹嗎?貿易局長江文若認為,以臺灣廠商多年積累的製造業實力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因全球各國陸續發布禁止新款燃油車上路的時程,如英國與愛爾蘭在2030年實施,日本預定在2035年 ,加拿大和西班牙也在2040年要上路,未來20年,電動車汰換燃油車的商機將上看2.5兆美元之多。光是電動車充電站,每年就可望有5千萬美元的建設商機浮現。(延伸閱讀:土城民生路上神秘小公司,竟然是鴻海布局電動車的關鍵?)

臺灣產業聚落完整

「臺灣從南到北,分別有金屬、塑橡膠、光學和半導體產業聚落,這些產業鏈本就十分完整,而且分工明確。這些零組件加起來,正好就是一輛電動車不可或缺的部分,非常適合打群架、招呼大家共同來拼市場!」江文若樂觀看待,臺灣有不少廠商是電子元件產業龍頭,加上電動車與燃油車最大不同,就是電子元件的成本、零組件數量遠多過燃油車,恰好是台商難得一見的機遇;例如有媒體估計,國外電動車品牌的元件當中,由台商供應的比例,已經達到了30%之多,總數接近30家。因此除了廠商之間就近交流、提供彼此資源,政府更要多方支援,協助ICT產業及週邊業者分進合擊,參與電動車產業變革的發展。(延伸閱讀:「真的有Apple Car,而且3年內就會量產!」特斯拉零件大廠爆料:蘋果將自建汽車廠)

江文若分析,電動車有別於發展百餘年的燃油車,終端客戶除了對供應商要求成本、安全性,更在意能否配合客制化、生產彈性,「這些都是台商的強項所在」,因此,即便臺灣的供應商不曾做過汽車生意,只要秉持以往優點、積極向新品牌叩關,一樣有機會切入電動車的市場。

20210512-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專訪。(蔡親傑攝)
雖然疫情來襲,但貿易局透過線上管道,為廠商打開實體會展以外的一扇窗。圖為貿易長江文若。(蔡親傑攝)

江文若細數,目前台商成功打入電動車供應鏈者,就包括:電池材料、齒輪及馬達等驅動元件、車用晶片及相關半導體,此外,電動機車也有所成。電動車因為承載鋰電池,減重效率是一大課題,可以減輕車重量的碳化矽半導體,目前已有台商開發。此外,國內鋼鐵業龍頭中鋼也研發出電動車馬達不可或缺的電磁鋼片;至於電動車對噪音排放要求更高,齒輪能否同時達到動力要求、又兼顧環保,就是電動車品牌考量的重點,在這方面,個別台商也已經繳出成績單。

企業出外拼訂單,貿易局同時積極提供政策協助。江文若舉例,貿易局積極推動政府雙邊對話,以及跨國貿易、產業協會之間的對談,增加官方的合作,同時促成產業交流。不僅如此,江文若強調:「商業情報的收集,對廠商也很重要!」比如美國總統拜登在基礎建設方案中,也很重視電動車領域的投資;此外,歐盟在2017年成立「電動車電池聯盟」,草擬許多相關法規,這些政策方向與細節,貿易局都已經整理、分析,提供給廠商設計經營策略時參考。江文若微笑說:「政府的角色,就是扮演廠商的後盾,做好與國外客戶交流及推廣的橋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