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放棄在台灣當醫生,跑到美國築夢?她道出年輕人只能撿上一代「菜尾」的悲哀

2018-10-31 16:09

? 人氣

這些想法,多麼似曾相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你所認為的「舒適圈」,真的舒適嗎?

離開台灣的時候,除了對全球衛生有興趣外,在我心裡,也有一層對未來深深的茫然。之前在網路上讀過一篇文章〈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其中有一段話深深觸動我心弦。

這句話是這麼說的:

「台灣社會就像一盤豐盛的桌菜,到了我們念高中大學時,桌上已剩菜尾,到了我們準備就業時,已經杯盤狼藉、吃乾抹盡。」

讀到這段話時,我的眼睛直愣愣的無法離開螢幕,我盯著那段話反覆地看啊想的,心裡無限感觸卻說不出話來,唯一外顯的,大概是感覺到眼眶熱熱的。

我們不像埃及有一場令政局不穩的革命,台灣年輕人不再身處大江大海那個時代,這裡沒有戰爭、沒有戰亂,我們從小衣食無缺,但內心卻極度徬徨。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科技快速變遷、文憑薄如一張紙、超級低薪、退休年金快要破產的時代。

〈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是這麼描述時代變遷的:

「與我同樣年齡時,我的父母已經有兩個小孩,再過五年,他們已可在高雄市買下一間二十八坪的小公寓;再過十三年,他們已湊足頭期款換一棟透天厝。當時的台灣不那麼傾斜,全台灣人不必一窩蜂擠進台北才找得到工作,多數人不會放棄自己的家鄉,回鄉打拼是自然的、充滿可能的,且通常選項不必是公務員。」

上個世代,是一個努力就有回饋的年代─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那是工作幾年就買得起房的年代,那是一個年輕人對於未來充滿希望的年代,他們知道努力就會有收穫。

我出國時,帶著對全球衛生的熱情,或許也帶著濃濃對於未來的茫然:就算我畢業後開始在台灣當住院醫師,我的未來會是什麼? 若想用我的薪水在台北買房,至少得揹上二十年的房貸,更不要提台灣惡化的醫病糾紛和動輒數千萬的潛藏敗訴費。更令我茫然的是,我不知道如果今天結束了住院醫師訓練後,除了在大醫院當教授與開診所,我的人生還可以有什麼其他選擇?

在選擇走上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道路之前,我曾經害怕,掙扎許久,甚至花了半年的時間,不斷告訴自己舒適圈到底有多麼舒適─如果在台灣好好地當醫生,至少是個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還不錯的職業;然而,假設我今天放棄了在台灣已經到手的醫師執照,到底是拿未來的什麼來跟手上的籌碼去賭? 拿一個連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未來,去賭一個只要好好走下去,就可以擁有的平順未來?

然而,不論我花多少力氣告訴自己─留在台灣吧! 和同學們一起走上相似的道路、結婚生子、安安穩穩地過一生,我卻始終知道自己並不會因此感到快樂。我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擠破頭思考,究竟在舒適圈的我,到底有什麼好不快樂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