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讚美孩子,他才會越來越好?專家點破孩童教育的迷思,很多家長都搞錯了

2021-09-04 10:30

? 人氣

要稱讚孩子的「努力」,而非「能力」,才不會造成反效果。(示意圖/取自photoAC)

要稱讚孩子的「努力」,而非「能力」,才不會造成反效果。(示意圖/取自photoAC)

要稱讚他的「努力」,而非「能力」,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我們都知道讚美孩子很重要,但平衡的拿捏更重要。世界各國都有人做過關於讚美的研究,而且大多是有關讚美的好處,可是研究也指出,如果是讚美孩子的能力、才能,有可能會讓孩子變成沒用的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世界知名的案例就是史丹佛大學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教授的研究。

一般而言,我們都比較會去稱讚孩子的能力,像是「小○○頭腦好好喔∼」「這麼會畫畫,真是天才!好厲害!」但是,有研究報告發表一個令人感到衝擊的事實:這種稱讚方式會讓孩子變得不願意去挑戰困難的事情。

有人稱讚自己「頭腦很好」,孩子就會為了維持「頭腦很好=能夠解決問題」的狀態,只埋頭在確定自己一定會做的簡單問題上,結果就是變得不去挑戰困難的問題(相反地可以得知,沒有被稱讚能力的組別,更願意去挑戰困難的問題)。

要稱讚他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但是研究也指出:當您花心思去稱讚孩子,他們又會變得願意去挑戰困難,這是「稱讚他的努力」的方式。舉例來說,當您自己努力朝著目標邁進時,有人跟您說:「您一直都好努力,真棒!」您是什麼感覺?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很高興,而且可能會打算更加努力吧。因此,不只是小孩,其實當大人被稱讚很努力時,也會有較高的意願再更加努力,並強化往更困難事物邁進的行動力。

為了讓孩子長大成人後能成功,越來越多學者認為,比起IQ,跨越困難的力量(專業術語稱為「心理韌性」)更重要。

因此或許可以說,稱讚他的努力、行為,是培育跨越困難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稱讚他的努力,以及為了達成某項成就所歷經的過程,就變得很重要,而不是稱讚能力的本身(尤其像是計算速度好快、運動表現真好、圖畫得真好等等)。

隨著年齡成長,稱讚方式也要改變

隨著年齡增長,讚美方式也必須有所改變,這是我觀察被譽為育兒高手的人士所得知的訊息。多數人都認為,在孩子○∼三歲時要盡量稱讚他,不過,孩子還小的時候,其實還無法完全理解被稱讚這件事,但是他可能會覺得「被稱讚=他對我有興趣(安心感)」,因此比較能培養出自我肯定感。

事實上,從研究報告可得知,媽媽常對孩子笑、跟孩子說話,寶寶爬行的狀況會比較好;常接收到溫暖的話語,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腦發展的速度高達兩倍以上(而且在六歲以前,母親的育兒方式幾乎決定了孩子大腦的發展速度。

也可從另一項研究報告得知,四∼五歲的幼兒與十一∼十二歲的兒童相比,比起稱讚的內容,稱讚的次數越多,孩子越有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的實質感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