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紅遍海內外,軟實力即將超越美國?他道出亮眼票房背後,最深的兩大隱憂

2018-01-27 09:30

? 人氣

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現今全球第二大,目標就是挑戰霸主好萊塢。中國把電影當作軟實力,不過,中國軟實力卻有硬傷,包括嚴厲的電影審查、票房系統的正確程度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荒謬公文裡的×××

就電影審查來說,近三十年電影剪刀手的高峰是落在90年代中期,也就是第五代導演張藝謀與陳凱歌藝術成就攀上高峰、第六代導演如賈樟柯、王小帥等人出道之際。他們的電影之所以受到禁映,最主要原因在於未經電影審查參加海外影展,有趣的是,只要這些電影在國際影展上播放,中國代表團便退席抗議。

當時極為惱怒的電影主管廣電部,在1994年發出一道滿紙×××的荒謬公文〈關於不得支持、協助張元等人拍攝影視片及後期加工的通知〉,通知當中提到的非法影片包括×××的《1966,我的紅衛兵生活》、×××的《冬春的日子》、×××的《紅豆》(又名《懸戀》)、《自畫像》、××的《關於一部被禁影片的討論》、張元的《北京雜種》以及×××的《藍風箏》和香港合拍片《誘僧》。通知的內容則是這些導演除非法拍攝之外,還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正常的電影交流,公文裡的×××不是隱私權保護,而是根本不承認這些導演的地位,唯獨列出張元,也是殺雞儆猴之意。這些導演都遭到電影局數年(通常是二到五年)不得拍片的禁令,處罰最嚴苛的莫過於田壯壯的十年。

1990年代中期的嚴厲審查之後,剪刀手動得較少,不過,也不乏其例,姜文的《鬼子來了》(2000)是個代表。這部作品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但在中國卻是禁映的命運,根據〈關於《鬼子來了》的審查意見及審委會名單〉,《鬼子來了》電影共有十五處須修改,總結來說,原因有二:一是表現了中國民眾在抗日大環境下的麻木愚昧,未表現出抗戰大環境下對侵略者的仇恨,二是不但沒有暴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本質,而渲染其猖獗氣燄。

devils_on_the_door_step.jpg
《鬼子來了》英文版海報(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想想論壇提供)

「和諧結尾」的作品

到了這幾年,表面上電影剪刀手動得較少,但這並不是因為中國變得比較民主,電影審查變得更寬鬆,而是因為中國大片時代裡投資金額動輒上億人民幣,所有投資方都擔心剪刀手一動大家的鈔票就飛了,所以格外警惕碰觸各種可能的敏感問題。

在此情形下,時而出現好電影但加上和諧結尾的作品,我最深刻的是管虎導演、馮小剛主演的《老砲兒》。昔日北京老混混與兒子不睦,兒子在夜店裡惹事弄壞官二代的跑車,電影最精彩之處就是老混混決心為兒子弄好跑車找來昔日兄弟的過程,這些人早已淪為底層,最終還是幫不上忙。這怎麼辦?電影裡,馮小剛所飾的老砲兒找到官二代官員父親財產往國外移動的資料,最終,共產黨中紀委解決官員問題。這個結尾呼應反貪腐的主旋律,但老砲兒們的江湖規矩卻不見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