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92歲的馬來西亞前總理(任期1981–2003)馬哈迪退而不休,最近正式復出政壇,組建在野政黨「土著團結黨」,並加入在野聯盟──「希望聯盟 Pakatan Harapan」(希盟),於2018年開年由聯盟四黨共同決議推舉他為大選勝選執政後的過渡總理(搭配國會議員旺阿茲莎,是希盟四黨之一人民公正黨PKR主席,也是該黨實質領袖安華的太太,為過渡副總理),將挑戰現任總理納吉,這也等於正式跟過去自己所屬的政黨巫統與執政聯盟國陣(BN)開戰。
當然,希盟跟馬哈迪的結盟,在大馬政壇引起不少非議,畢竟馬哈迪過去執政期間,被認為是個實施專制統治、威權的統治,打壓馬來西亞民主發展的政治強人,甚至在野的政治力量過去一直批評馬哈迪是獨裁者。突然之間,在野聯盟跟馬哈迪帶來的馬來政黨合作,當然引起很大的討論,就有人質疑希盟如果執政之後,能否進行轉型正義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太深遠了,不在本篇討論),馬哈迪搞政治這麼久,當然知道外界對他標籤是什麼?所以他也極力想要撕下這個標籤。
一月中旬,馬哈迪投書馬來西亞當地媒體《透視大馬the Malaysian insight》,題目是「一位獨裁者的自白(link is external)」,藉由外界長年對他指責執政時的獨裁者作為標籤來下筆,承認中似帶有反省,但也用來反諷政敵誇大的抹黑傳聞,以消減(或者說淡化)對他是獨裁者的印象,同時,借力打力,狠狠的回擊了現任總理納吉,這篇國家領導人等級投書,其實是馬哈迪根據自己部落格的一篇貼文改寫,筆法內容頗酸,但讓人讀完後會心一笑,也算是篇經典酸文。
馬哈迪在投書一開始就說,在許多媒體的報導上,他的名字已經跟「獨裁者」連在一起,他開始回想當從他從政開始,甚至是擔任總理執政的22年期間,外界對於如何描述他的所作所為,讓他成為一位獨裁者。
以下摘錄一些我覺得蠻酸的段落,譬如:
「我擔任教育部長的第一個命令把車牌上「部長」稱號拿掉。這跟當時其他『民主』部長還保持車牌上,留著『部長』的稱號作法不一樣。」
「我也下令警方提供六位隨扈,但警方說只能提供一位,我警告警方,等我當上總理後走著瞧。其實我不知道擔任教育部長,為什麼會做這些事情?可能是因為我很早就害怕被暗殺。」
「身為一個獨裁者,等我成為總理的時候,我還進一步要求特種部隊的保護,還要10位急救員跟隨。只是這些保護我的特種部隊,人們從沒有見過。而在卸任總理之後,還有許多隱形的隨扈跟在我身邊,只是大家也看不到他們,只要大家敢走近我身邊10英尺內,這些看不見隨扈就能隨時出現,檢查大家的手機、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