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後,馬蒂亞斯在美國當了父親,經歷則完全不同。太太瑪麗莎是副導演,經常同時負責多部電視節目或電影:在生每個兒子時,她總是工作到臨盆前,就連在產房裡都會打電話處理工作;生產後才請幾個禮拜的產假,就又回到工作崗位上。對瑪麗莎來說,嫁給工作時間彈性的學界老公十分理想,而且托兒中心、全職和兼職保母都很容易找到。而瑪麗莎和馬蒂亞斯的許多美國朋友,也都有類似的育兒經驗;生產只是短暫打斷工作、很快就能在保母或托兒中心的協助下恢復全職上班。這種做法固然有其挑戰與壓力,不過母親就不需要在生養小孩和發展事業間做出困難的抉擇。此外也不會被汙名化:每個家庭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事業和照顧小孩的問題,但和一九七○年代的德國不一樣的是,如今美國人並未普遍認為哪種做法一定比較好。
馬蒂亞斯最近和費邊.金德曼合作,檢視工業國家哪項政策最有助於提高生育率。
他們的發現與本書論點相符:
若政府政策和地方社會規範的發展,能讓父親與母親更容易兼顧家庭和事業,那麼極低的生育率就能獲得改善。
反之,光是補貼生育不會有什麼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生育率極低的國家都提供很高的生育補助。例如德國政府補助有小孩的夫妻,做法包括減稅和直接轉帳,津貼要比美國還優渥,但德國生育率卻持續低迷。與其直接給錢,不如訂定專門協助職業婦女的政策(像是讓幼兒托嬰中心更普及等)會更有幫助。家事分工也是挑戰的一部分:許多低生育率國家的男人很少做家事。如果男人願意分擔照顧小孩的責任(例如瑞典等國推出「爸爸月」,讓爸爸能請育兒假),女人會更容易決定多生小孩。
作者介紹|馬蒂亞斯.德普克(Matthias Doepke)、法布里奇歐.茲里波提(Fabrizio Zilibotti)
馬蒂亞斯.德普克(Matthias Doepke)
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現居伊利諾州埃文斯頓市。出生並成長於德國,後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修習經濟學。主要研究為家庭決策如何影響總體經濟結果,以及經濟狀況如何反映在家庭生活中。
法布里奇歐.茲里波提(Fabrizio Zilibotti)
美國耶魯大學國際與發展經濟學教授,現居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出生自義大利波隆那,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取得經濟學博士。透過跨國與跨學科的視角,研究文化和家庭教養在機會不均與代間流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原標題:低生育率的挑戰)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