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真工作,為何表現卻不好?過來人曝「職場適應不良」根本問題,不少上班族都沒發現

2021-09-28 11:50

? 人氣

不少上班族有「職場適應不良」的問題,不只影響到心情,還導致工作表現低落,心理師也點出問題的關鍵。(圖/取自pakutaso)

不少上班族有「職場適應不良」的問題,不只影響到心情,還導致工作表現低落,心理師也點出問題的關鍵。(圖/取自pakutaso)

職場人、事交雜,並不單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做事」:指的是做事,如工作角色與工作能力。以T代表。

「做人」:指的是社交,具潤滑功能與溝通合作之用。引擎需要潤滑油減少摩擦及過熱,職場也是,因此社交是連接「人」與「事情」之間的黏著劑,讓對方心情上較願意合作。直接跟對方就事論事,雖然有效率但也會摩擦,影響日後再共事的意願。以P代表。

職場上幾乎沒有單純的T,一定會牽涉部分的P,即使是總務、會計也一定會與人有所互動。對職場適應不良的人,鮮少是工作能力不足,主要是「職場社交」所引起的情緒,讓當事人過份擔憂他人眼光,繼而影響工作表現。

工作分析

志明是資訊系統組的組員,負責電腦與系統維護,主要業務是到各辦公室協助他人電腦故障排除。有需要的人上網填申請單,簡述電腦故障原因,然後志明排時間去處理。

以志明的例子來說明:

(T)做事的部分:需理解業務目的、性質、相關器材、專業能力(判斷哪裡壞掉、故障排除、拯救資料…)。績效表現強調「明確性」:修好就好。

(P)做人的部分:需面對服務的人,做溝通與教育(說明怎麼維護、為何修不好)。績效表現強調「社交性」,關乎他人印象如何,如態度親切、禮貌,工作迅速、替當事人多做什麼…

P的部分可以「扮演」,例如志明對一時修不好感到抱歉,請對方再稍後(但心裡卻覺得對方無理要求,電腦壞掉剛好,不關我事…)

職場的溝通語法

T與P既是兩個不同部分,性質不同,在溝通時也是不同作法的。

(T)事的溝通型態:如正式文法、說明書一般,單一指涉、全有全無、結構步驟,講是非、論對錯、說有無,EX:「請你辦主題月活動,按照流程來做。」

(P)人的溝通型態:社交語言,是口語的,常常會有以下特色:

(1)簡化:「你知道的吧,就醬。」

(2)意有所指、言外之意:「你知道該怎麼做的吧…」,這邊指的是按照流程做?還是別有所指,某部分不要按照流程做,否則對方又何必刻意提醒?

(3)涉及「程度多寡」、不是全有全無:「你好強喔,若你來幫忙,一定能讓事情更好。」這句話可以延伸很多訊息,只能大意推說對方就是要你幫忙,但要幫到哪個地方不會明講,有模糊空間,可能幫忙越多表示越有誠意,幫忙越少可能代表關係一般。

社交口語的轉彎處太多,在對方還沒說完之前,意思可能會變,但即使對方說完了句子,也還有言外之意。這些輔助線索,來自互動時的「情緒直覺」、「語調」、「表情」、「兩人關係」…並且隨時變動,令人感到人生很難。

分不清T、P的影響,造成焦慮與憂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