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縮表如何影響經濟?美股更震盪?柏南克:這種情況下,聯準會將提前喊卡

2021-10-07 08:40

? 人氣

柏南克觀察,勞動參與率的提升,或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果觀察過去六個月的美國新增就業人口數據,仍然是多少令人感到振奮的,「我相信到明年初的某個時刻,我們就會看到就業市場出現具有意義的進展,這也是聯準會持續關注的部分。」(相關報導:聯準會表態,2022升息機率更大了!通膨與美國經濟未來怎麼走,這篇一次看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談停滯性通膨

若持續升溫 恐加重緊縮力道

相對於就業市場可能牽制聯準會的減債行動,相反地,通膨疑慮則有可能逼得聯準會加重緊縮力道。

論及「停滯性通膨」議題,柏南克認為,核心還是疫情所導致的供應鏈失衡瓶頸,「像目前加州海岸外,就還有75艘貨櫃船正在等待卸貨,(塞港的問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而一旦供應鏈問題緩解,柏南克預期通膨就會降下來。

他觀察,雖然市場大多同意今年美國通膨率會來到約4%左右的高位,但從目前各家法人的預測來看,對明年通膨預期,大多落在2%至2.5%之間,「這與聯準會的預測是一致的。」

只是,通膨風險仍然存在。柏南克開始描述一種類似於「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他強調,如果居高的通膨率持續了足夠長的時間,它就會從「意外」,轉化為「市場的正常預期」,那麼,「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心理,會導致人們要求更高的工資,你會因此看到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現象……。」接下來,就是通膨快速惡化。

柏南克認為,聯準會目前緊盯的、要極力避免的,就是通膨自我實現的劇本上演,「從歷史上看,美國戰後時期的經濟衰退,主要是由於兩件事情造成的,一是金融危機,另一種,就是聯準會試圖控制通貨膨脹。」他分析,如果通膨真的失控,聯準會就必須加速收緊貨幣政策,而其副作用就是導致經濟成長趨緩,「這是風險所在。」

只是,至少就目前看來,柏南克不認為通膨預期已到了令聯準會憂心的地步,「如果通膨預期得到控制,供應鏈問題在未來6個月內解決,那麼,我相信通膨最終將是短暫的。」柏南克說。

不過,當被問到,即使市場已預期聯準會將減少購債、啟動縮表計畫,為何美國公債殖利率經過9月底的衝高後,目前仍處在相對偏低的水位?柏南克坦言這個現象確實令人費解,但他也嘗試提出解釋,「可能是全球儲蓄過剩所致,即使在美國,也是如此。」

柏南克猜測,人們或因為擔心和不確定疫情後續發展,會如何影響經濟走勢,這也是為何,如美國政府公債等「高安全性」資產,仍舊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進而讓殖利率遲遲無法揚升。

談經濟指引

利率點陣圖透露升息機率

論壇末段,柏南克把話題重心放回了「聯準會的能耐」,在他擔任主席期間,世人深刻感受到聯準會拯救世界經濟的威力,但他表示,聯準會並不如外界所想的那麼厲害,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他們終究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人能知道一兩年後的經濟將走向何方。」

柏南克解釋,聯準會決策過程一向都是漸進和謹慎的,同時也是高度「數據導向」(data driven)的。也因此,他坦言,就算是聯準會官員,都很難知道接下來,包含升息等資金緊縮的進程會如何變化。

但如果真希望有個「經濟指引」,柏南克認為,不妨參考聯邦利率會議提出的「利率點陣圖」(dot plot),「當然,這份預測包含了部分沒有理事會投票權的委員意見,而且僅能反映各委員對當下經濟狀態的認知。」他提出對內部運作的實際觀察:「一旦有新的變數,這份利率點陣圖的預測就會改變得非常快,最多,只能反映一個大方向。」

柏南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金融海嘯後的「史上最長」經濟擴張周期,或有望持續更久時間,「但世界就是這樣,總會有衝擊和意外發生……;或許是來自一個網路攻擊,或許是地緣政治問題,就算是聯準會,都無法判斷未來導致經濟衰退的來源是什麼。」

或許是憂慮一般大眾對央行往往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再次強調聯準會無法精準預測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充分的政策彈性,以應對經濟衰退的危機。」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今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黃煒軒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