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一遇禽流感,台灣政府就只會撲殺賠償?看香港這位養雞達人如何抓到關鍵杜絕疫情

2018-03-26 07:30

? 人氣

香港的禽流感防疫思維早已從應變(React)改為預防(Prevent),藉由良好的源頭管理,大幅減少家禽銷毀量。2003年後,鮮見香港養雞場爆發禽流感疫情,可歸因於政府的嚴密管控,以及香港家禽業者不斷革新飼養設備及模式。

香港市面上有9成食物來自進口,但就現宰雞來說,幾乎都是來自本地的養雞場。即便香港政府沒有禁止中國活雞進口,但中國的禽流感疫情肆虐,香港邊境檢疫之嚴格,讓不少中國活雞供應商須打道回府,自2016年初,暫無中國活雞供應至香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香港本地家禽業者同樣受到港府的管制,然而2003年後,鮮見本地養雞場爆發禽流感的疫情,這歸因政府源頭管理妥善,而本地家禽業者不斷革新飼養設備及模式,亦應記一功。

香港家禽銷毀量20年來大幅下降 雞農重建養雞場杜絕禽流感

(圖/食力提供)
 

根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的資料顯示,香港的家禽撲殺數從1997年154萬,減少至2008年10.6萬,至2016年僅約6000隻,而且20年來,大概相隔數年才有需要作預防性銷毀行動,證明香港防疫政策成效顯著。

反觀台灣,目前在動植物防檢局的官方網站上,可追溯的家禽撲殺數據為2015年,當時政府銷毀約543萬隻,雖然2016年情況撲殺隻數大幅下降,但2017年回升至約171.3萬隻,至2018年2月18日,已有41個雞場確診、撲殺約30.6萬隻,顯示台灣現時的防疫措施仍有待改善,安全性明顯不足。

(圖/食力提供)
 
(圖/食力提供)
 

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研究科技中心談兆麟教授表示,因為禽流感病毒在鴨和鵝身上不會致死,即使感染也難以發現,為了有效管控疫情,香港已無飼養水禽的農場。又因為現宰雞飲食文化,因此還是保留當地養雞場,至今香港僅剩29座養雞場,目前全港的總飼養限額為130萬隻。

香港康力農場創辦人郭銘祥是當地家禽業界的權威,曾與香港大學合作研發新的雞隻品種。他從1989年開始經營養雞場,曾於1997、2002年經歷2次禽流感疫情,當時漁護署上門撲殺數以萬計的雞隻。問及香港的防疫之道,他解釋說,2003年是重要的轉折點,當年政府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及牌照條件,包括要求養雞場採用非木質建築材料,避免木頭腐朽而藏污納垢,以便環境清潔,另外要安裝與外部環境隔絕之「防雀網」,網格間隙面積不得大於6分(約2平方厘米),防止雞隻與野鳥、候鳥接觸;更重要的是,政府不再允許從養雞場直接運送雞隻到各地方市集,必須先運送至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再從批發市場運送到地方市集。各段運輸過程所使用的雞籠都必須經過消毒,雞隻運送到批發市場時,將被移送到市場的雞籠中,運雞車和批發市場的雞籠,兩者不可混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