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販售美麗的化妝品公司待了一年左右,我覺得自己實在不夠愛美,也沒有那種對美麗全情奉獻、全心追求的熱情 ; 正在考慮下一步的時候,就接到之前主管的電話,問我有沒有意願到新公司工作,於是我面臨人生第二次跳槽的機會。
通常在決定跳槽之前,一般人會遇見的處境無非三種:
1. 別的碗裡盛著明顯更好吃的菜。
2. 自己碗裡的菜雖然好吃,但也吃很久了,想換換口味。
3. 自己碗裡的飯菜都餿了,再吃下去有害健康。
如果是第一種狀況,你所持的判斷標準應該是:別人的菜到底多好吃?適合你的腸胃嗎?如果是第二種,則是原來的菜能不能吃出新的滋味?自己的口味是不是很常變?如果是第三種,情況就相對簡單,不用考慮,為了身心健康還是別吃了吧。
很多人生叢書,在羅列成功方程式時,都會要你分析終極目標,以終為始,再妥善安排中間的歷程,一步一步像下跳棋一般完成志業。但老實說,職涯能夠這樣安排的人少之又少,因為在現實和欲望的拉鋸之下,使我們常常在面臨需要做出決定時,所能思考的也不過是以上三種處境罷了。
你可能會想,職涯上的決策思考,真的如此線性簡單嗎?其實就像人如何滿足口腹之欲一樣,我們在面對跳槽與否時,情況再複雜,最後也終究會落入自然而偏生理性需求的思考模式。
跳槽時常犯的三種錯誤
跳槽是好事嗎?以我為例,人生中第二次跳槽,我跳到了和藍色城堡同性質的公司,且還負責業績堪憂的品牌。其中一家美商日用品公司,我所負責的是嬰兒用品品類,雖然職責範圍和薪水都有所拓展,但這個品類還真的是個巨坑。
先撇開臺灣擁有全世界最低的生育率這項殊榮不談,1,000人當中生育的婦女不過一點多人,這樣的人口基數使得此品類永遠不會沾到自然增長的榮光;這樣的特殊環境,也使得願意生育的家庭,在嬰兒用品選擇上趨於精緻化。再加上臺灣的嬰兒用品(尤其是新生兒)基本上屬於送禮市場,大眾化的品牌自然讓消費者有拿不出手的感覺,不如進口(昂貴)品牌受到青睞。
當時跳到這個巨坑的我,人生著實痛苦了好一陣子,感覺怎麼游都游不出一股向下的漩渦,以臺灣人在生育上「趨凶避吉」的習慣,還不如去做保險套品牌來得實際一點。為什麼我會落入這樣的窘況?其實是在思考跳槽的時候,犯了三個很基本的錯誤:
盡信熟人延攬
對於以前共事過的主管再來找自己,自然會有「此人必是惜才愛才」的幻想,但冷靜想來,人才也不過是工具,主管找你去也純粹是因為你「好用」、「慣用」。也正因為如此,通常到職之後,便會省卻許多暖身、蜜月期、客套話的前置作業,直接進入將你榨乾的衝刺期,使盡一切要求,務必一起衝破難關,只是撞破的通常是你的頭而不是他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