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互相的事情,我們要的是父母常放心別嘮叨,他們要的放心則是能有所參與。
他們的關心,只是想多參與我們的生活罷了。我們無法去改變別人關心的方法,只能讓自己學會怎麼回傳一顆好球?讓關心與安全感被滿足,再讓他們有所參與感,並且為你的成就感到驕傲。
另外,你知道 FAMILY(家庭)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嗎?
或許你會發現,從我們高中十八歲成年後,到了大學二十多歲時,因為家庭外頭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的時間分配被朋友、學校佔了絕大部分時間。接著到了出了社會一陣子的三十多歲,時間大多被工作與公司佔據,根本快要沒什麼時間去理父母。
然而,你會發現,當我們越是不去理父母,父母就越容易越管我們越多,而這個「嘮叨與關心」,通常會在節日時一次爆發(沒錯,尤其農曆新年是最大期)。但我們似乎很少去想過「為什麼他們會要『需要』如此關心?」通常只是看到他們的表面行為,認為很煩很打擾。
後來我想想,正是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理會父母,他們不夠清楚你最新最近的狀況,而且在父母眼中,我們永遠都是個他們的孩子,當然會擔心會操心、胡思亂想甚至腦補。
坦白說,我也是個很不善於與父母溝通的人,常常嘴硬又倔強。腦中想了很多,卻沒剩多少能實際表達出來;在台上明明能滔滔不絕,在父母面前卻安靜的小倉鼠一樣。
因此,特別歸納了幾個方向,讓大家未來跟父母溝通或聊天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畢竟溝通是互相的事情,我們跟父母一樣,需要的都只是那份「放心」。
三個層面:「安全感、參與感、成就感」
一、安全感:
「最近好嗎?」這是句我們一定會遇到的問題,而通常我們都是很廣泛地回說:「好阿、還不錯」、「沒什麼壞事」、「跟平常一樣」。
但越是大而籠統,越容易讓父母覺得你是選擇報喜不報憂,有東西藏著不敢跟他們說。他們可比我們多活了三十多年,對於人的感知程度可沒那麼低。父母甚至會因為你選擇簡單帶過,容易去腦補認為你可能是不想分享這一部分,就把話題停住了,如果只是憂心忡忡擔心就算了,最怕就是他們緊接著去瘋狂的追問。
要滿足「安全感」的第一步,就是去講「細節」。
細節更有畫面,更能呈現你真實的生活,也會讓父母更放心。當然,挑選那些「很生活的細節」即可,不必去講些真的不想分享的個人隱私。
最近看了什麼電影、這部電影為什麼你想看?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場景與劇情?很多人去看嗎?電影院的設備與環境如何?看完之後的看法是?
跟朋友去哪裡旅行了?朋友們放假都做些什麼?推薦父母也能去哪裡試試些什麼?
新養成了什麼習慣?新的一年給自己什麼樣的挑戰?
問問父母過去在你這個年紀時的新年都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