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各地美食在台灣匯集,自然會產生融合,進而創新,於是就創造了新的美食,雖然以外地料理為名,卻是當地沒有的料理。
例如:台灣的溫州大餛飩,在溫州找不到。台灣的川味紅燒牛肉麵,在四川也找不到。台灣有蒙古烤肉,但蒙古沒有這樣的烤肉。台灣的川菜餐廳有五更腸旺,但四川並沒有這道菜。台灣的泰國餐廳有月亮蝦餅,但泰國也沒有這道菜。
台灣如何「發明」這些外地料理?背後又有什麼歷史和故事?
溫州大餛飩
中國各種菜系匯集台灣,在中國各地有些內容相似而名稱不同的食物,例如以麵粉薄皮內包肉餡的食物,福建稱之「扁食」,廣東稱之「雲吞」,四川稱之「抄手」,浙江及北方稱之「餛飩」,在台灣都有,後來以華語稱「餛飩」(ㄏㄨㄣˊ˙ ㄉㄨㄣ)者最多。
台灣人口以福建漳泉籍居多,所以最早只有扁食。台灣清代、日本時代的文獻幾乎沒有「餛飩」一詞,只有清末《恆春縣志》(一八九四年)說「餛飩,俗名扁食」,而總編纂屠繼善是浙江人。
扁食因肉餡以木槌打扁而得名,比現在的餛飩小,使用豬骨高湯,講求濃郁。
戰後,台北出現「溫州大餛飩」,餛飩比扁食大很多,但湯較清,還加了紫菜、榨菜、蛋絲等。
一般以為戰後才有浙江溫州人來台,其實溫州在福州上方,離台灣不算太遠,從十六世紀以來就跟台灣有海上(海賊)的關係,清代台灣文獻也記載有零星溫州人來台灣,但較大規模移居台灣則在日本時代。
一九三○年代,日本人招募大批溫州人前來基隆採運煤礦(另一部分在金瓜石金礦場),或是在基隆港當碼頭工人,集中住在今基隆港西岸第六碼頭後面山腰上的宿舍,基隆人俗稱「溫州寮」至今。
此外,戰後也有不少浙江人前來基隆,已故前基隆立委劉文雄即溫州人,再加上一九五五年浙江沿岸大陳島移民,使基隆成為浙江人在台灣的大本營。
以此來看,台灣的餛飩最早應該是浙江溫州人引進,可能先在基隆賣。本身是基隆溫州人後代的餐飲品牌行銷顧問劉蓓蓓說,可能基隆浙江人第二、三代在戰後前往台北賣餛飩謀生,故意把餛飩做大,打出了「溫州大餛飩」的名號。
川味紅燒牛肉麵
台灣傳統一般人不大吃牛肉,直到戰後出現「川味紅燒牛肉麵」,才打開吃牛肉的風氣。今天牛肉麵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麵食,台北市政府自二○○五年起舉辦「國際牛肉麵節」。
台灣如何創造牛肉麵?一般都根據已故台大歷史系教授、飲食文學作家逯耀東的說法:大江南北都有不同形式與風味的牛肉湯、牛肉麵,唯冠上「川味」的紅燒牛肉麵是台灣獨創,四川當地並無此味。戰後,四川的成都空軍官校遷到高雄岡山,空軍眷屬多為四川人,他們以四川郫縣的方法在岡山製造豆瓣醬,再以四川成都用豆瓣醬熬煮「小碗紅湯牛肉」的作法,在台灣創造了「川味紅燒牛肉麵」,所以可說是起源於岡山,後來流行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