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行銷顧問劉蓓蓓在二○○五年為台北市政府策畫、創辦首屆牛肉麵節,即引用逯耀東的說法,介紹台灣牛肉麵的起源。
美食家梁幼祥在二○一一年出版的《滋味》一書中,也提到台灣牛肉麵的起源:「台大教授逯耀東說源自岡山外省老兵,但也有人說源自台北中華路,不論如何,確是老兵退伍後,為了謀生在麵攤上精調出來的美味。」
台灣的牛肉麵在價格上可謂高檔的庶民美食,至今仍在繼續發展中,在口味上仍以川味紅燒為主流,但也有清燉、番茄、咖哩、沙茶、麻辣等多種口味,在牛肉材料上則出現牛小排牛肉麵、和牛牛肉麵等。
蒙古烤肉
蒙古烤肉在一九五○年代開始在台灣出現,曾經盛極一時,連五星級飯店自助餐也提供這道料理。
蒙古烤肉其實不是以炭火烤肉,而是類似自助餐吃法,客人先挑選各種肉類、蔬菜及醬料,再交由廚師在大圓鐵板上翻炒,可謂「客製化」的美食,而且一般都採吃到飽形式,所以很受歡迎。
然而,這種肉食真的是蒙古人的吃法嗎?台灣又如何與遙遠的蒙古拉上關係?原來,蒙古烤肉是祖籍北京的相聲大師吳兆南在台灣所創。一九五一年,他以家鄉的烤肉料理,在台北開創以蒙古烤肉為名的吃到飽烤肉餐廳,讓人想像在北方大草原烤肉的風味。
後來,吳兆南接受電視訪問說明由來,因為當年台灣還在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氣氛下,以「北京烤肉」、「北平烤肉」為名都犯忌諱,他隨便就想到可用「蒙古Barbecue」、「蒙古烤肉」。
台灣在二○○○年代出現以孜然(又稱小茴香)為主要調味料的「蒙古火鍋」,號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享用的養生火鍋,其實也是在台灣發明的另一種「偽蒙古料理」。
五更腸旺
台灣川菜餐廳的名菜「五更腸旺」,風靡台灣幾十年,連非川菜餐廳、一般熱炒店也都有這道菜,甚至飄洋過海到了美國的中餐廳。
五更腸旺是以豬大腸、鴨血、酸菜為主要食材的麻辣料理,看來是典型的川菜,但正宗川菜卻沒有這道菜。後來真相大白,原來這是早年台灣川菜師傅改良的「台式川菜」。
五更腸旺原名「五更腸血」,因「血」字不吉利,而中國西南地區稱動物的血為「血旺」,鴨血即「鴨血旺」,故改名「五更腸旺」,而「旺」字有昌旺之意,「腸旺」更寓意「長旺」。
「五更」本意為凌晨三點至五點,這裡指「五更爐」,古代夜間使用的小火爐,這道菜就是以煨煮(小火慢煮)而成,端上餐桌時下面還放著小火爐(酒精燈)保持熱度。
「五更腸旺」的原型是名為「毛血旺」的川菜,使用鴨血及雜碎煨煮而成。「毛」本為「冒」,四川「冒菜」指以底湯煮成的各種菜。
五更腸旺受到廣大歡迎,所以也出現了相同煮法、不同食材的「五更魚」、「五更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