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的「不安全感」是主要動機
如果問年輕世代參加讀書會的動機,確實常會聽到為了追求新知識、認識新朋友等很像優等生答案的藉口,表示不是想突破一成不變的現況才參加讀書會,而是為了追求新知的那份欲求而有所行動。可是年輕世代說出這個理由後,其實還會再透露出以下的理由─「不想整天無所事事」、「就是要安排行程,才不會閒得發慌。」
現代年輕人很怕空閒的感覺,閒得慌就是無所事事的意思,這樣絕對無法讓自己有所成長。很明顯地,年輕世代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為了追求新知或認識新朋友而參加讀書會,其實是想擺脫閒得發慌的感覺,不要無所事事、浪費光陰。雖然現況不糟,但是無法感到滿足、充實,就成為他們參加讀書會的原動力。
也有人直接回答「因為很閒」。年輕人當中確實有人生活忙碌,但因為現在職場業務標準化、工時短、企業政策迷失的緣故,因工作太閒而無法發揮實力的人也不少。
也有人說並不是因為任何動機才參加讀書會,這種人從學生時代開始,他們生活周遭就常有機會與陌生人交流,就算沒有刻意想認識,卻自然而然有機會產生交流。他們經常在大學課業結束後參加交流會,所以就算出了社會,下班後也會主動參加感興趣的讀書會。又因為社群媒體普及,每個人都能輕易接觸到個人舉辦的讀書會或交流會等資訊。
可是最常聽到的是如下的心聲:
「每天都在窮忙,終日往返於公司和住家之間,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嗎?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公司同事思想保守又封閉,我最討厭這樣的人,卻要整天跟他們相處。」
「總覺得工作不是件快樂的事。」
因為工作繁忙而有了視野變狹窄的危機感,因為職場氛圍及同事的工作態度而產生封閉感,認為自己不適合目前負責的職務,覺得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會變成廢物,無法有所成長,進而對工作產生不安全感。這份不安全感就是促使年輕世代投入讀書會的主要動機。
多數對工作抱持不安全感的人,在參加讀書會之前就已經無法適應公司和職場環境了。他們被迫接受這樣的環境,雖然覺得不對盤,自己卻沒有為了改變而有所行動。
D先生也是相同的情況。進公司前,他一直覺得自己會被分配到處理國際事務的相關部門,結果實際職務跟他的理想差了十萬八千里,因此對工作便抱持著消極被動的心態。他雖然對工作抱持強烈的不安全感,卻沒有任何行動,但是在偶然的機會下聽到朋友說起讀書會,讓他動心了。
接觸新觀點,更能「自我察覺」
讀書會現場是什麼情況呢? 看到「讀書」兩個字,自然就會聯想到知識或技術等用語。如果是專業.語言類型讀書會,或工作技巧.工具活用技巧類型讀書會,情況當然就如字面所示。可是,閱讀.媒體類型讀書會、職務類型讀書會則跟你所想的不同,這些類型的讀書會現場是交談的會場,你可以聽到各行各業的人發言,同時你也可以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