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失敗也比談成功更有用。一層層深入問,觀察對方是否真的參與思考過程、方法、有所學習。若候選人都答得清楚明白,就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向4:評估候選人是否踩到紅線
對高階主管,我最常問的問題是:「請你形容一個你認為過去最棒的老闆,和最糟糕的老闆。」
這是典型的「釣魚」問題。一方面除了考對方的表達能力,另方面就是觀察對方怎麼批評他最不喜歡的老闆,由此看出候選人的本性與工作態度。
通常過度批判的人,我不錄用。因為這類候選人常常不利於跨部門合作,抱怨的時間比起他真正做事的時間,可能要多很多。
面向5:觀察對方是否受教
有自信的候選人很好,但也要看他是否過度自信?是半瓶水響叮噹?還是滿瓶水裝不下?
我常常藉由不同的問題,來探測經理人是否可被指導。滿瓶水的候選人常常一進來就不斷講話,甚至沒聽完問題就搶答,深怕你不知道他的豐功偉業。這類人很難傾聽,非常自我,滿口都是「我我我⋯⋯」,表示他很難「受教」,可塑性不高。這種人也不是我欣賞的人。
面向6:留下面試紀錄
面試官一定要寫下面試紀錄,如果有多關面試,最好擬定一份面試報告格式,以供其他面試官參考。
在微軟,我特別請人資部門設計面試表格,每位面試官都要針對候選人給出建議及評論(pros and cons),並表態「聘用」、「不聘用」,或「聘用加上但書」。這是為了讓最後拍板時有參考依據,每個人都需為跨團隊成員負責。而不是打糊塗仗,找到錯的人又互相推諉責任。
我當總經理時,曾有忽視面試紀錄的經驗,高估自己的記憶,隔幾天就做出聘僱與否的決定。事後來看,這樣的決策很不精確。從此以後,我不只要求其他主管,連我自己也要撰寫面試紀錄,讓每一關都有憑有據。
面向7:讓面試者提問
讓面試者有時間問問題,不只是出於尊重,老到的面試官,還能從候選人的問題得知對方看待這份工作的心態。有些人針對薪資結構問得很詳細,有些則特別在意同事特性。從候選人的問題與反應,你很容易看出對方是否適才適所。
像我對人的性格很敏感,我就不喜歡讓人感覺「挑三揀四」的人。有些候選人履歷很優秀,然而態度隱約有傲氣,彷彿是「他在挑你」。這類候選人在問答階段會問出「你們有沒有⋯⋯?」、「我以前公司如何如何⋯⋯」如果是應徵一般同仁,我認為還可以接受,因為這屬於廣義的薪資福利內涵;但若是高階主管,依然只談這些,就會令人感覺他沒事先把功課做好,而且氣度狹小。
作者介紹
蔡恩全/口述
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2019年卸下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一職,曾是大中華區職級最高的台灣人,也是台灣微軟在任最久的總經理。第一份工作在惠普擔任工程師,之後轉戰IBM與微軟,從研發、技術、業務,再橫跨至通路、行銷等領域。30年的外商完整歷練,讓他在帶領台灣微軟期間,創下業績持續成長3倍的亮眼紀錄。
盧智芳/採訪整理
《天下》雜誌出版標竿書系總編輯。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天下》雜誌召集人、《Cheers》雜誌總編輯等職務。採訪著作包括《能被小用,才是大才》、《勇敢立大志,彎腰做小事》、《台味服務》、《創意,然後呢?》、《燃起主管魂》等。
陳建銘/採訪整理
《Cheers》雜誌記者。台灣大學政治系政治理論組畢業。小時候愛讀書、長大當記者寫雜誌、寫書,喜歡用寫字連結好人好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高效經理人的管理備忘錄:18個實戰情境與解方,主管路上的必備素養》
「高效經理人的時間管理」─蔡恩全線上讀書會免費報名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