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贏、懂得輸-談學生球隊的勝負

2015-02-23 16:00

? 人氣

沒有人永遠會贏,都會有落敗的一天,甚至可以這樣說,相對勝利而言,大多數的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失敗共處,即便是我們最能贏的棒球都是。也因如此,勝負之外的運動家精神更顯珍貴。

若要說台灣的國球是甚麼?棒球、籃球?還是過去選舉時才偶爾被提到的足球?說實在的,台灣的國球就是…「贏球」!地狹人稠,國際地位又總處於各種尷尬局面的台灣,體育是向世界發聲最有效的途徑,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台灣人眼中最有感的自信來源。因此,我們喜歡贏、我們想要贏,更可以說,我們需要贏!這也就是普遍而言,棒球被大部分國民認為是台灣國球的主要原因,因為棒球能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baseball

(圖/GettyImages)

而這樣的求勝情結,似乎比體育政策更全面性的「向下札根」。例如在台灣棒球發展史上寫下許多光榮詩篇的威廉波特少棒賽,其實原本是屬於聯誼性質的「國際少棒夏令營」,但中華隊的孩子們卻總在嚴格訓練與國人殷殷期盼的壓力下參賽,雖然拿下了許多冠軍的榮耀,卻也讓這些體育幼苗們提早面對勝負的現實與殘酷,對於運動的價值觀也增添了不少被扭曲的風險。在這樣特殊的時空環境下,與其在學生運動範疇中高談有些不切實際的「熱血」,不如陪伴這群在體育路上成長的孩子們去「學著贏,懂得輸」。 

baseball
2009年威廉波特少棒賽-龜山少棒(圖/LittleLeague.org)

剛剛落幕的黑豹旗棒球賽,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高中棒球賽事,也是繼多年前的金龍旗後,又一個以日本甲子園為師的全國性青棒賽。平等的賽制,讓非科班的球員有了與甲組球員在標準球場同場較勁的機會,而在電視轉播的帶動下,更讓賽事能見度有了大大的提升,實為國內推動棒球運動的絕佳機會。但也因實力的參差不齊,大比分差Call game(提前結束比賽)的賽事搶占了前半個月的賽事新聞版面,包括成功商水87:0 竹圍高中、東石高中40:0薇閣高中等誇張的分差。先不論素人球員在正式比賽中的安全性問題,如此「霸凌式」的比賽,皆為勝敗兩方球員帶來了不同方向的課題:對於勝者,面對實力差一截的對手,該不該全力取勝;而落敗的一方,該如何在難堪的局面中學習抗壓以調適自處?也許是欣賞傳統名校捉對廝殺、爭金奪銀之外,另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觀點。

baseball
(圖/黑豹旗官網)

讓我們來看看一段棒球史上最著名的故事

1998年7月18日,全隊僅10人,且其中6人是在5月才由桌球社、柔道社等

社團轉來的深浦高,於甲子園地方大會迎戰傳統強隊東奧義塾高。東奧義塾高在首局便上場42人次拿下37分,刷新縣大會單局得分紀錄,而後全場共擊出86安打加上78次盜壘成功,在第七局以122比0提前結束比賽;同樣刷新甲子園地方大賽紀錄。但落後的深浦高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甚至在0比93落後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