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不敢坐的博愛座,在澳洲人人都能優先坐!旅澳台人:愛心不是座位,而是一種精神

2022-03-06 09:00

? 人氣

台灣人不敢坐的博愛座,在澳洲很少沒人坐

和斑馬線一樣有愛也一樣有魔力的還有博愛座,相較於臺灣輕易沒人敢登基的博愛座,澳洲的博愛座很少沒人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安坐博愛座上的什麼人都有,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垮褲飛機帽的青少年、腳蹬三寸高跟鞋的時尚女郎……難道澳洲人這麼自私、沒愛心、隨意霸占博愛座嗎?那倒不是,愛心是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用的,不需要的時候省點力有什麼不對?對澳洲人來說,博愛座是優先讓給需要的人,若是需要的人還沒出現,它就是個座位,需要它的人出現時再讓位就好了啊!因此澳洲的博愛座不叫博愛座,叫做優先座(priority seat 或 priority seating),優先禮讓老弱婦孺,老弱婦孺沒來那就自己坐。

可是,有的人不是一眼就看得出來需要被讓座,這樣豈不公平?

澳洲人的文化和默契可愛之處就在這了,任何人需要座位,都有權也理應說出自己的需求。如果博愛座上坐了「看起來」不需要被博愛的人,當然可以詢問他們能否讓位,當然,必須禮貌地問。尤其甚者,澳洲人更秉持「博愛不是座位而是種精神」,每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如果博愛座都坐滿了,他們不羞於說出自己的需求,看看其他座位是否有人可以讓一讓。

看到需要座位卻沒位可坐的人上了車,傳統的澳洲司機通常會開第一槍:「後面的,起來讓個位給這個需要的人坐!」我還遇過那種沒人讓位就不開車,硬是等到有人起身讓位後才出發的司機。有時同車乘客就算自己站著沒位可讓,也會仗義對全車大喊:「這裡有人需要座位,有誰可以讓位?」讓人不禁覺得,這才是真愛!

更可愛的是,澳洲的博愛座精神不限於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在任何公共空間都可能得到發揮。滿載的電梯門打開,要是出現比自己需要搭乘的人等著進電梯,不那麼需要或可以等下一班的澳洲人就會主動走出來,把空間騰給更需要的人。公車站、月臺、公園、路邊的椅凳,當然也都是貫徹博愛座精神的地方。

我曾經飢疲交加地推著娃娃車在商場美食街四處尋找座位,一家人吃完正準備離開,遠遠見到我立即示意,無奈推著娃娃車在人群中穿梭行動緩慢,還沒達陣已被其他座位獵人捷足先登,只見那家人一把伸手擋住,指了指我說:「這是要留給那位推娃娃車的女士的。」然後一直護著座位,確定我穩穩坐妥了,娃娃車也安置好了,這才祝我有個愉快的一天並道別。

澳洲人的博愛精神是發自內心感同身受的關懷與體諒,並不認為有特殊需要是種特權,當然也不是羞恥或乞討,更從不吝於照顧別人的需要。很多來澳洲玩的人覺得澳洲很有人情味,整個生活氛圍有種說不出的和諧感,我相信很大部分是因為這種彼此理解且樂於為陌生人付出的風氣使然。孔夫子一定想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精神,幾千年後的番邦澳洲正踏實地貫徹著。

作者介紹|二花小姐

土生土長臺北人,現任澳洲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臨床教育訓練經理,兼職大學講師。

二○○三年勇闖澳洲大陸,在白人占絕對優勢的環境裡愈挫愈勇,從含蓄內斂的臺灣小女人蛻變為敢怒敢言的澳客。

面對異國文化驚嚇努力調整腳步,同時回頭思索自身民族文化與歷史定位,在生活中觀察澳洲文化、職場、教育,亦在成人教育現場反思中西教育教養對人格與生活態度之塑形。

書寫著關於澳洲的一二三事,以及那些在澳洲遇到的鳥事,願透過臺灣眼、臺灣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澳客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澳洲認真使用須知:一枚資深澳客的真情分析與隨興採樣》(原標題:斑馬線與博愛座)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