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每次都給你講好講滿二十分鐘,能講的事情依然太少,每兩星期或一個月才回診一次,加一加一年也才幾個小時而已。想想看你跟朋友同學每天聊天的時間都比一整年下來患者跟醫師相處的時間還要多,這對於需要「很瞭解」患者全面性狀況的疾病科別來說,很棘手。因此,我接受過兩次心理治療,各為期半年,一星期一次,一次一小時。這樣可以「聊比較多」。
只是,一樣,心理師跟患者之間,需要吃電波的程度比醫師更高,畢竟台灣的主流心理治療方式是:心理師惦惦不說話,然後要求患者什麼都要說。我得說這很糟糕,這很需要被改變。因為患者跟心理師一點也不熟,要患者「什麼都講」,非常困難。而且要自言自語連續一小時,長達半年,這會造成患者變相的更強大壓力,讓患者卻步,只去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再說一次,如果覺得這個心理師跟你「不搭」,不管你講什麼他都毫無任何反應、回饋,甚至因為任何原因讓你感到不舒服、不自在,「那!就!換!」。
憂鬱症只是「難治」,不是「不治」
很多患者看過一兩次醫師,看過一兩次心理師,吃過一兩次藥之後,就覺得「有用」或「沒用」,然後就不再去看了,藥也不再吃了。以為自己好了或者以為醫療沒有用,這都會葬送掉妥善治療的機會。擅自停藥與停止接受治療的後果是:這會復發,還會惡化。這很難治,但並不是「不治」。所以請患者朋友們千萬別放棄治療。
但是,治療的前提是要有時間跟有錢,所以家人是否願意支持、家人對待患者的態度,就變成了關鍵。相當多數的父母對於重鬱症等精神疾病還停留在「這只是想太多,別想那麼多就好了啊」的認知上,這一點真的是……懇請各位讀者原諒我必須帶著滿腔怒火與怨氣這麼說:「X你娘真他媽的很該死!」
接下來講講「舒緩」吧,這是配合服用藥物、心理治療以外,大家最重視也最容易發生「慘劇」的部分。一般人最常的建議是:「運動。」請容許我忘記在哪一篇期刊看過的,畢竟精神科大多數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嗜睡、「注意力、記憶力」大幅下降。經過科學家研究,運動確實能夠「非常短暫」舒緩病情,但是效果只能夠維持一、兩個小時左右,而且科學家注意到有一個風險存在,保守地說:當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和腦嗎啡退去之後,患者有可能陷入更糟糕的負面情緒中。
我從十六歲發病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來自四面八方「自以為是」的各種善意,也就是「我是為你好」的建議,讓我「不只沒有變好,反而狀況越來越惡化」,直到我擺脫那些惱人的傢伙。我試過非常多種方式試圖放鬆、舒緩自己的症狀,包含「各種有氧無氧甚至極限運動」、美術、園藝、冥想、看書、食療、中醫、民俗療法……你想像得到的我都做過了,你想像不到的我也做過了。所以麻煩想要建議我去幹嘛的,請閉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