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汪精衛常常給我們留下「大漢奸」的印象,不過如果有看過我們前幾集影片的朋友們就會知道,其實這所謂的「漢奸」形象可不是一天造成的,汪精衛原先可是位救國與革命的奮鬥先鋒啊。讓我們來看看人見人愛的愛國青年,是如何變成眾人唾棄的大漢奸吧。
汪精衛曾是熱血的革命青年、孫中山最信任的戰友
1905年,汪精衛在日本接觸同盟會,吸收許多有關革命知識,尤其是受孫中山的革命理想感召,而變成一位積極熱血的革命青年,恨不得馬上回到中國推翻清帝國的統治。
不過當時的汪精衛熱血過頭了,衝動地去暗殺攝政王載灃,但因為他沒有縝密的暗殺計畫,導致消息走漏而被抓去關。所幸局勢變化與知音相救,汪精衛才幸免於難。
此外,中華民國政府與清廷南北對峙時,儘管當時孫中山千百個不願意,希望以武力北伐清廷,但這個不理智的想法,卻被汪精衛給阻止,而能促成南北議和,國家真正統一。雖然這對愛面子的孫中山而言是種冒犯,但孫是個惜才之人,所以繼續重用汪精衛。
此後,袁世凱如同孫中山擔憂的那樣預謀稱帝,汪精衛率先加入護法救國運動,並先後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與中國國民黨,協助孫中山晚年的種種革命行動。最終孫中山因肝病所擾棄世前,囑咐自己的遺囑須由汪精衛潤飾,並親自簽署。
就當時的汪精衛而言,是新生的廣州國民政府主席與軍委主席,擁有崇高地位,對國民黨內部而言,汪精衛無疑是孫中山的精神繼承人,而汪本人也是這麼自許著,因此規劃北伐與救國不在人後。
孫中山繼承人之爭!汪精衛、蔣介石水火不容鬧分裂
然而,先前孫中山與蘇聯共同創辦的黃埔軍校勢力在兩廣逐漸鞏固,於是在校長蔣介石的帶領下討伐各路軍閥,這讓作為總司令的蔣介石聲勢日益提升。
國內紛紛傳出孫中山繼承人有文武二眾,文有汪精衛,武有蔣介石。
然而在北伐到一半,蔣介石意識到共產黨暗中拓張勢力,於是發動「清黨」。這讓汪精衛很傻眼,這完全背離了孫中山「聯俄容共」的旨意,於是雙方鬧翻了,汪精衛等人在武漢重組國民政府,與共產黨人繼續救國,史稱「寧漢分裂」。
不過汪精衛後來發現,共產黨人確實暗中發展勢力,甚至要背叛孫中山的建國路線,於是武漢國民政府也宣布「清黨」,並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和好。1928年東北易幟,儘管國民政府統一了天下,但汪、蔣兩人的明爭暗鬥沒有停止過一天。最後汪精衛逐漸無法服眾,仍被充滿軍功的蔣介石逼走了。
抗日戰爭爆發,汪精衛選擇投靠日本
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後,日本軍隊先後佔領華北與華中,最後攻佔中國首都南京,還先後各自扶植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與「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南京)。不過這兩個傀儡政府對群眾影響力不大,還屢屢造成中國人反抗暴動,可以說治安相當不穩定,於是日本人想說把汪精衛請了回來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