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的很多家庭普遍都是孩子在讀書,當然孩子們的讀物之中,既有《哈利波特》這樣的暢銷書,也有各種世界名著。媽媽們呢,普遍在看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爸爸們呢,基本上就是工作、娛樂,偶爾看一些生活類的實用書,能夠靜下心來看文學書陶冶情操的,基本沒有。承擔這一閱讀使命的就只有他們的孩子。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在學校已經把這個學習的過程完成了,工作如果賺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人生;如果沒賺錢,還是先考慮填飽肚子這個比較實際的問題吧。
那種工作了還能一直將閱讀習慣堅持下去的人,除了工作需要的讀物,還能堅持看文藝作品的,基本上都是少數人,有人稱之為「文藝青年」。但是文藝青年往往是帶著貶義和嘲弄意味出現的,甚至有時候是一種諷刺的稱呼。
當一個群體開始集體嘲弄學識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無聊,而是無知了。很多人把愛讀書的人稱為「書呆子」,認為讀書就是死讀書,不社交。我想問問,何謂社交?在一起吃飯喝酒,說一些奉承話,就是所謂的社交嗎?還是刷微博、刷微信這一類,所謂打發時間的交往和交流,就是他們口中的「社交」了嗎?
很多人把結識名人當成一種榮耀、一種資本,如果一個人只是你認識他,他不是真心欣賞你、想要幫助你,那這個人於你來說,除了多點茶餘飯後的談資,還能有什麼其他作用呢?再反問一句,如果讀書不一定能獲得輝煌的人生,那靠玩遊戲、刷微博、刷微信就能嗎?
人因為受自身諸多條件的限制,有時候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讀書。但是一個人若是有向學之心,就仍然是有救的,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讀書,還從正面、側面去攻擊別人,這是最不道德的行為。你可以不去實踐真理,但是你沒有資格去否定它。
作者|采薇
暢銷勵志書作家,文學碩士。提倡理性思考,感性生活。
經歷過太多發狂發燒的故事後才知道,品嘗過傷痛滋味的人才能變得理性和成熟。相信分享是溫暖的陽光,能為人們曬掉所有不值一提的悲傷。其他著作:《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本文經授權轉自春光出版《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只需做更好的自己》(原標題:人可以無知,但絕不能把無知當驕傲)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