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減少根本不是經濟變好!日本教授為研究在外流浪,發現更多貧困女躲在家

2022-05-19 07:40

? 人氣

丸山與其中4個人建立了友誼,跟一位名叫玉子的女士在帳篷裡共度了1週。玉子當時36歲,在露宿公園的女性中是最年輕的,患有輕度智能障礙,已經與丈夫二人連續過了1年半左右的露宿生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丸山在此生活過1週的帳篷(丸山里美女士攝影)
丸山在此生活過1週的帳篷(丸山里美女士攝影)

「帳篷大概相當於4疊榻榻米(約6.5m2)大小。我們每天一起去免費食物發放點排隊,去超市買蔬菜,用卡式爐煮飯。」

露宿生活往往伴隨著被騷擾和施暴的風險。有的女性會遭受人數占絕對優勢的男性露宿者的暴力或性騷擾。不僅玉子,對所有女性露宿者而言,和男性共同生活,也是一種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的生活策略。也有單身女性據說只在夜間與特定的男性露宿者同床共枕。

從2002年到2008年,丸山一共採訪了33名女性。她們的平均年齡是59歲,多數有過婚姻經歷。淪落為街友,往往是因為丈夫失業、未婚或因喪偶而回歸單身後失業、遭遇丈夫或兒子的家庭暴力後離家出走等原因。許多人從事過低薪工作,如臨時的清潔工、性工作、資源回收等。此外,她們也不是一直露宿街頭,也有人會去投靠專門收留女性的設施或朋友家,求得容身之所。

政府將「街友」(Homeless)定義為「沒有緣由地將城市公園、河川、道路、車站以及其他設施當作起居場所生活的人」。2003年厚生勞動省首次實施的全國調查(目視調查)顯示,街友有2萬5296人,其中女性僅占3%左右。(延伸閱讀:即將步入禮堂的她,為何下藥刺穿79歲老人胸口?台灣「女性殺人犯」不為人知深淵)

不過,如果將「街友」的定義擴大為「處於無家可歸狀態的人」,那麼女性數量應該會更多一些。丸山將「街友」和「露宿者」加以區別,前者包括了臨時寄身於福利設施等處生活的情況,後者則僅指在街頭生活的人。

被遺忘在街頭的群體

露宿者的總人數逐漸轉跌,到2012年時降為9576人,與第1次調查相比減少了約6成。這背後有政府露宿者支援政策推廣的原因。

2002年,國家出臺了最早的露宿者政策《街友自立支援等相關的特別措施法》(街友自立支援法),規定應給露宿者提供僱用機會、職業培訓、住宿場所等。最初只是為期10年的暫行法,但2012年延長了5年,2017年又延長了10年。2015年,《生活窮困者自立支援法》實施。這部法律是對既往支援政策的擴充,將有陷入露宿生活風險的人群也納入了救助範圍。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即便是勞動適齡人口,也比以往容易申請到「生活保護」。「我開始調查那一陣子,僅因居無定所,申請人就會被福祉事務所趕回去。最近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開始認識到這類做法不可取,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陷入露宿生活境地之前申領生活保護之類的援助方式,或者即便是露宿街頭,也會在短時間內脫離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