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眾覺得高血脂沒有明顯症狀、無關痛癢,其實,台灣的心血管疾病逐漸年輕化,膽固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正常動脈長時間暴露在高膽固醇之中,會造成血管逐漸硬化,一定程度則會引發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和周邊血管疾病!」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黃柏勳教授表示,根據國健署2017年至2022年的台灣三高盛行率數據,20-49歲的青壯年族群有高血脂問題達到11.5%,每10個人就有1個高膽固醇。40-64歲更嚴重,有32.6%屬於膽固醇超標,等於3個人當中就有1個高血脂。65歲以上盛行率更達到37.9%。
黃柏勳教授提醒,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5.6%,即每四人就有一人血脂指數超標,相較於102-105年的調查上升了近14%。而高血脂與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不可輕忽。
確診死亡暴增2倍!高血脂控制6大原則
「長時間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血管功能異常,逐漸產生動脈硬化的斑塊,經過10年、20年、30年累積之後,就會在一瞬間產生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疾病,更要面臨後續嚴重的併發症風險!」
黃柏勳教授表示,研究顯示,「壞膽固醇」LDL-C每增加39mg/dL,將增加25%的缺血性腦中風風險與40%的冠心症風險。也會增加心肌梗塞、心絞痛的發生機率。LDL-C每增加10mg/dL,則會提升10%的周邊動脈疾病風險,導致嚴重組織缺氧甚至死亡。
另外,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2年,黃柏勳教授提醒,新冠病毒更容易發生在有三高、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族群身上,更會增加併發症與死亡風險。慢性病如高血脂症等,會使COVID-19病毒的穿透力上升,而血脂異常者感染COVID-19病毒,死亡風險更是大增2倍以上。
黃柏勳教授表示,控制高血脂症有6大方向:一、戒菸,減少三酸甘油脂;二、運動,規律運動可增加血脂代謝;三、體重控制,肥胖會增加壞膽固醇;四、定期檢查,每4-6年接受一次血管血脂檢查;五、善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瞭解自身的風險高低;六、藥物控制,最重要的高血脂控制因素,可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濃度、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風險族群LDL標準下修!降低心腦周邊血管併發症
「壞膽固醇的控制愈來愈重要,也愈來愈嚴格,尤其是在高風險病人的身上,不只要控制在70以下,最危險的族群我們現在也往下修正,希望控制到55以下!」
成大醫院內科部主任李貽恒教授表示,大量科學證據已顯示,LDL-C會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阻塞。一份亞洲大型研究證實,急性冠心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的人,如將LDL-C控制在70 mg/dL以下,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而美國心臟學會及歐洲心臟學會指引,皆建議非常高風險病人應積極治療LDL-C。各項研究數據顯示,血脂異常的控制對於預防心血管事件再次發生,或者併發症風險的降低皆至關重要。
有鑒於此,國內四大相關醫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腦中風學會、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共同公布2022年最新《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更新了高風險族群的治療目標,建議將LDL-C指數降至70mg/dL或更低(小於55 mg/dL),藉此降低併發心、腦、周邊血管之嚴重疾病的機會。
針對高危險族群,包括冠心症患者、動脈硬化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建議應控制LDL-C指數至70mg/dL以下;更高危險的患者,例如有多次心肌梗塞病史、或心肌梗塞合併糖尿病、或曾做過心導管證實有多支血管阻塞、或冠心症合併周邊動脈都發生阻塞時,則應考慮將壞膽固醇指數降至55mg/dL為目標。
李貽恒教授提醒,高風險患者應盡早使用中高強度的Statin史他汀類降血脂藥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續發風險,或與醫師詳加討論。疫情期間更要注意穩定服藥,降低高血脂及其相關的心血管併發症對健康造成的潛在危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潮健康(原標題:高血脂確診死亡風險暴增2倍! 醫點名3大「風險族群」:壞膽固醇勿超過「這數字」)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