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之亂」延燒,不管在野或執政黨立委,都猛轟保險公司與金管會。國內保險教育界大老,前淡江大學保險系系主任、現代保險雜誌創辦人黃秀玲日前撰文,表示沒有買防疫險、沉默的「多數」已成無人關心的弱勢,並提醒各界,面對此百年一「疫」的土石流,保險的原始面貌不該被忘記。
黃秀玲指出,在疫情尚未爆發前,產險公司、業務員都欣喜於保單大賣,民眾也因保費便宜瘋狂搶購,但隨著疫情快速變化,防疫措施滾動調整,產險業者面臨嚴重衝擊,保險業的形象幾乎要溺斃在一片負評的口水中,卻獨獨遺漏了沉默的「多數」、廣大沒有投保防疫保單的民眾。
黃秀玲說,為這批「多數」爭權益,一定會被扣上「圖利保險業」的大帽子,但她近來發現,堅持不買防疫險的保戶無法置身事外,因為「如果我的保險公司真的因為防疫險不堪賠累倒了,我和其他沒有投保防疫險的保戶都會成為無辜受害人」,因為不管保險公司以何種方式退場,「全險種的每一個保戶都必須共同承擔惡果」。
黃秀玲解釋,保險本來就是一種間接的互助行為,保戶繳費集資交在保險公司手上,由保險公司來賠給出事者。她以近來遭保戶痛罵的富邦產險舉例,2021年資產高達1315.7億元,但其中861.4億元是對保戶的負債。萬一經營不善,以過去國華產物退場為例,已經發生理賠的案件,除強制車險、住火地震外,不論保戶保幾種保險、有幾張保單,保險安定基金最高合計只墊付300萬元,想退保的話,最多只退應退保費的4成,其他還有理賠動輒以千萬的企業保險,她呼籲,主管機關要保護的是全體產險的保戶,絕對不只是防疫險保戶而已!
她認為該依法、依約、依核保準則行事的,保險公司都不應該在輿論的壓力下放寬,包括「重複投保」、「住院日額理賠」,都該謹守保單條款已明確規範的理賠條件,不樂見保險資源遭少數人濫用。她更以「癌症」為例,若因醫療進步,治療方式從住院改成口服藥物在家療養,就算罹癌確診,有滿手住院醫療給付,保險也派不上用場。
黃秀玲也提醒,保險公司賠出來的任何一筆保險金,最先動用的是「全體」保戶繳的保費,絕不是有些人以為的「金控老闆」的錢!保險公司絕對必須對全體保戶繳的保費克盡善良管理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