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McFeely 和 Markus 所言,雖然漫威管理層掌握著決定權,但他們幾乎未曾遇過管理層會說「你絕對不能怎樣做」的情況。
他們接下來還將負責撰寫《復仇者聯盟》第三、四部的劇本,算得上是和漫威影業契合度非常高的合作夥伴了。
作者型導演想要生存,必須學會妥協
然而,原本在電影製作中話語權理應更大的導演,相比之下,在漫威電影製作流程中就弱勢多了。
2014 年,原本被委以負責《蟻人》編劇和導演工作的 Edgar Wright 宣布退出《蟻人》項目,原因為和漫威「對電影的願景有分歧」。
要知道,Wright 從 2006 年起就已經開始籌備《蟻人》,Feige 也曾在 2013 年的採訪表示,Wright 的願景「是我們製作該電影的唯一原因。」
雖然執導了《活人甡吃》和《玩命再劫》的 Wright 還是那位充滿個人風格的導演,但 MCU 已經變成了講究統一性,每部都要為大局著想的「美劇」了。
除了 Wright 之外,曾製作和執導第一部《美國隊長》的 Joe Johnston 在電影上映前就聊了不少對續集的想法,然而,後來還是被漫威炒了。
執導了《復仇者聯盟 1-2》的 Joss Whedon 不僅曾聲援 Wright 的《蟻人》,稱那是「漫威最好的劇本」,而且,他還曾向《Vanity Fair》坦露和漫威合作的難處。
在執導《復仇者聯盟 2》時,Whedon 被迫剪掉了許多珍貴的角色描寫(包括黑寡婦和綠巨人的情感線,以及鷹眼的家庭故事),並被要求按焦點小組反饋意見來改寫雷神在山洞裡那一幕。
我很尊重他們,他們也是藝術家,但我們那時候真的將關係搞得非常,非常不愉快。
《復仇者聯盟 2》後,Whedon 和漫威的合作也終止了。
Kevin Feige(和他的左右手)以單一願景運營著漫威,但如果你將作者式的導演(auteur)放到這裡,你就會碰壁。他們(漫威)不想你說太多或是有太多構想。
一位匿名人士對《Hollywood Reporter》說道。
這種製作公司對導演過分控制的模式局限性也非常明顯,別期待漫威會「跑偏」拍出類似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或是《羅根》這種不尋常的超級英雄片。
你也許會說,「《星際異攻隊》的風格就很特別,很 James Gunn 啊」。但《Flavorwire》編輯 Jason Bailey 指出,無論是風格如何獨特的導演,來到漫威影業,都得按 MCU 的「格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