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共同挑戰,值得注意的是,氣候的轉變除導致極端天氣、造成環境破壞,更威脅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根據聯合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的報告:百萬物種瀕臨絕種,其中許多物種在幾十年內就會滅絕;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也指出,約83%的野生哺乳類面臨滅絕威脅,50%的植物物種正在急速下降。
要扭轉這一切,有賴我們對環境生態復育採取更積極的作為。目前已有企業與團體開始關注此一課題,例如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在屏東鳳梨田架設老鷹棲架和巢箱,吸引黑翅鳶、貓頭鷹等棲息、繁殖及獵食田鼠,並推動不使用農藥及毒鼠藥,讓猛禽來幫忙巡田,恢復田間生態的自然平衡與生物多樣性。
六成民眾對生物多樣性有感,八成民眾願意以行動支持
氣候變遷正在加速生物多樣性危機,國內民眾對「極端天氣」和「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又是如何?
根據富邦金控與風傳媒於今年6月所做的台灣風險調查,民眾對於「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有61%表示嚴重(很嚴重和還算嚴重),66%的人認為大企業因應及減緩氣候變遷的努力仍不足夠(不太足夠、很不足夠)。「生物多樣性流失」則有62.8%表示嚴重,顯示民眾對於生物多樣性議題有感,但對於實際情況「地球上動物數量已減少60%、百萬物種瀕臨絕種」,僅37.1%有所認知,超過六成的人並不清楚。
為維持生物多樣性,民眾願意配合的行動,八成以上民眾表示「願意購買產地來源、製造過程友善環境的商品」(83.9%)和「改變日常飲食與消費習慣」(81.7%),而有63.5%會捐款支持注重生態多樣性的團體、58.1%會投資注重維持生物多樣性的企業。
從TCFD到TNFD,引導資金流向生物多樣性保護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喪失與氣候行動失敗、極端天氣並列為全球前三大風險,而據風傳媒的調查結果,多數民眾對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風險認知不足,不了解事態的嚴重性;企業也不清楚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聯性,由於各種生物都有適合生存的環境因子(例如溫度、雨量),因此當環境因子改變,就可能會影響生物生殖、活動等,甚至造成生物的死亡。
生物多樣性以其生態鏈服務支持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氣候變遷更是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因子之一,面對此一威脅,國際社會如何因應?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日前在富邦金控主辦的「2022全球風險分析前瞻論壇」指出,自然資本議題的發展脈動與氣候變遷如出一轍。如同2015年《巴黎協定》為全球在因應氣候變遷上設立基本的目標和規則,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CDB COP15)上,100多個國家通過《昆明宣言》,做出17項關鍵承諾,希望在2030年前走上生物多樣性的恢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