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結合地區的人與地,聚合成珍貴的教育資源,就像偏遠的花蓮光復部落,阿美族的媽媽們終生種菜,與綠色大自然為伍,面對即將失傳的野菜知識,透過善牧基金會在光復部落的服務中心,整合成綠色教育方案,讓學童在放學後有機會向這群媽媽們學習野菜食農教育;同樣偏遠的彰化大湖社區,面臨的問題相同,由農夫村長與志工在大湖築夢基地發展屬於客家文化的食農教育,教社區孩子們種稻、種芥菜,再將芥菜醃成福菜……這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珍貴知識,讓社區這所社會教育學校發揮最大的力量,還讓在地文化能夠傳承不斷線。
用在地力量救社區,孩子也能上最好的社會學校
多年來偏鄉教育資源分配、政府補助問題總是爭議,但孩子的成長一刻也不能等,錯過了學習機會便不再。在爭取更多資源輸送到特殊地區時,或許同時該想一想,其實教育資源並不在遠處,青年人口外流,也有充滿智慧的耆老可成為孩子的老師;新住民媽媽比例漸高,多元文化及母語老師就在身邊;偏遠鄉下也意味建設破壞搆不著,最原始的大自然就是最棒的教育資產。
在偏鄉深耕多年的成大教授蘇文鈺說過:哪裡是人心偏頗的地方,就是「偏」鄉極有道理。換言之,哪裡有更多愛投注的偏鄉,就更有希望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推手。當許多偏鄉孩子的「家」長得不一般時,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志工、社區力量,便是另一種定義的家人,守護著孩子,讓家鄉成為最好的社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