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篡改康熙遺詔登基?破解清朝史上最大的繼位謎團,2證據讓真相大白了

2022-07-11 15:36

? 人氣

民間流傳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將其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最後成功繼位當皇帝。(圖/取自維基百科)

民間流傳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將其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最後成功繼位當皇帝。(圖/取自維基百科)

做為皇權最常見的代表符號,聖旨一向是歷史劇的常客。螢幕場景中,宣旨太監一聲「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無論是朝臣還是平民百姓都必須彎身跪拜領旨,待念完「欽此」二字後,眾人再高喊一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時代,戲劇中的聖旨代表了當朝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可能影響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生死榮辱;不過從法律角度來看,聖旨其實就是一份再正常不過的下行公文,將皇帝的旨意或命令傳達給特定的受眾罷了。其內容放在當今的語境下,大致可以翻譯成「○○皇帝關於○○一事的通知」!

明武宗正德八年敕諭(圖/時報出版提供)
明武宗正德八年敕諭(圖/時報出版提供)

大眾視野裡的「皇帝詔曰」

聖旨與尚方劍、免死金牌等一樣,在大眾文化中的形象早已與真實歷史的原型相去甚遠。做為中國封建王朝最高級別的「公文」,它所折射的畢竟是朝廷政務運作的普通面向之一,而非影劇中精心構建的傳說。

聖旨在歷史上相對正規的稱呼為「詔令」或「詔書」,詔書歷史最早可回溯至秦朝,而「聖旨」一詞則在元朝出現。熱愛研究法律相關歷史的江隱龍在所著《罪與罰,誰說了算?──從古文物看見歷代律法的模樣》書中提到,元朝因難以兼顧蒙古文與漢文,將「詔書」與「聖旨」二分,後世學者則多以文法區分元朝的詔書與聖旨:文言者為詔書,白話者為聖旨,前者可說是以漢文起草皇帝命令的「文言聖旨」,後者則是以蒙古文加以記錄的「白話詔書」。

到了明、清時期,君命文書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又有創設,大致分為制、詔、冊、誥、誥命、敕、敕書、敕命、聖旨、諭旨等文類,且由於官方使用語言的轉變,聖旨又變成皇帝未經擬稿,直接命令太監宣讀傳達的「口語詔書」。

「天下第一公文」不容置疑的地位

清朝雍正皇帝的繼位之謎就來自於康熙皇帝的遺詔。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將其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然而,近代歷史學家提出疑點,清朝正式官方文件必須用滿、漢兩種文字同時書寫,而涉及重大事件的遺詔,肯定得再加上蒙古語,因為清朝皇帝名義上也是蒙古人的大汗。以三種語言一起表述的重要文件,改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而且,清朝對於聖旨的保管制定了嚴格的規定,《罪與罰,誰說了算?》中進一步說明,聖旨最常見的是皓命與敕命,其乘載著來自皇帝的浩蕩皇恩,受領者必須小心珍藏,如果是受封之人,遇到自然災害或竊盜而遺失,可以申請補發。但是,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保管不佳,導致損毀或遺失,輕則罰俸六個月,重則會被革去官職。一道聖旨不只內容可以決定生殺大權,連其本身的保存都可能影響官途命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