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突然對不熟的對象表白「我喜歡你」,對方肯定會產生防衛並感到不快。因此,平時就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喜歡的對象互動交流,等彼此的距離拉近再來表白會比較有效。
此外,當他人對自己好時,自己也會產生「應該有所回饋」的心理,這稱之為「互惠原理」。這項互惠原理不僅適用於戀愛,亦被活用於各種商業行為,例如免費體驗、發放免費試用品、試喝與試吃等活動。
收到別人的好意會想有所回報
一、發生感覺的起因調查
阿倫針對曾在過去8個月內墜入情網的學生做調查,以自由作答(複選)的方式,請他們回答「譜出戀曲的原因」,結果高達90%的受訪者回答「因為對方向自己表示好感」(好感的互惠性)。
經由該項調查所得的「譜出戀曲的原因」
1.好感的互惠性
2.欣賞對方的外在與內在
3.處世態度.性格的相似性
4.接近性(經常有機會相處)
二、互惠原理
4.「吊橋效應」約會去這幾個地方,容易讓對方喜歡上你!
吊橋效應會讓人將因驚險刺激而有的心跳加快,誤以為是出自戀愛情感的心動!要約喜歡的對象見面,應該選什麼地方比較好?答案是「能讓兩人一起心跳加速的地方」。一般經常聽到的「吊橋效應」,究竟是什麼樣的理論呢?
心理學家達頓(Donald Dutton)與阿隆(Arthur Aron)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請2組男性受試者分別獨自走過堅固安穩的橋,以及搖搖晃晃的吊橋,並安排1名女性在橋的中央進行問卷調查。該名女性將寫有電話號碼的紙條交給渡橋的男性,並告知對方「如果想知道問卷調查結果,之後請打這支電話給我」。實驗結束之後,該名女性接到的電話大多都是由走完吊橋的男性打來的。
這是因為,這些男性受試者將吊橋搖晃的刺激所產生的心跳加快現象,誤以為是出自戀愛情感的心動,而對該名女性抱持好感。當發生某種現象時,人就會想要推測箇中原因。這種心理反應稱之為「歸因」。吊橋效應便是將心跳加速這個現象的原因,推測為戀愛的感覺而非驚險刺激,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會錯意。這種錯覺則稱為「錯誤歸因」。
除了吊橋之類會令人感到心怦怦跳的場所,也很建議與喜歡的人一起觀看體育賽事或參加演唱會等活動。當心跳加速而產生愉快的情緒時,便很容易引起錯誤歸因,誤以為「是因為跟這個人一起才會這麼開心」。
誤解心跳加速的原因
一、吊橋效應實驗
由2組年輕男性分別獨自走過堅固安穩的橋,以及搖搖晃晃的吊橋,並安排1名女性在橋的中央進行問卷調查。該名女性告訴渡橋的男性「如果想知道問卷調查結果,之後請打這支電話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