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街充滿洋味的「牌樓建築」,當初為什麼進入台灣,又怎麼引起風潮?

2022-08-14 10:30

? 人氣

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從迪化街看台灣發展縮影。(圖/取自交通部觀光局)

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從迪化街看台灣發展縮影。(圖/取自交通部觀光局)

編按:老街除了小吃、年貨,最吸引人的就是充滿洋味的牌樓。不過,這股歐風在台灣流行起來的時候,台灣是日治時期,同樣身為亞洲國家的日本,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市容,產生一股西洋風的呢?

牌樓式的擴張期

1890年代,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建築技術與建材等,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由於台灣煉瓦會社的成立,使得標準規格的磚塊得以大量生,殖民政府大舉興建的公共建築也引進了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的使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890 年代出現的洋樓式、圖1-1-42:牌樓式建築.jpg(圖/出色文化提供)
1890 年代出現的洋樓式(圖/出色文化提供)

原來的只能模仿洋風建築外觀的樣式,可以使用磚塊及混凝土來興建,從內到外皆可以使用洋風建築技術施工,真正的洋風建築樣式也隨之出現。建築樣式不僅是外觀,連內部都可以與真正的洋樓建築相提並論。

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這些洋風建築物大約在1890代,出現在迪化街的街頭,也增添了迪化街建築的多樣性,以及街區景觀豐富的變化。

迪化街全盛時期的牌樓式建築

位於迪化街的全盛時期牌樓式建築,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1900年代出現的巴洛克式

自1900年代起,日本殖民政府在大灣大舉興建模仿日本樣式建築的公共建築。可以將1914年完工的本町(現博愛路、衡陽路、重慶南路一帶)的三層樓街屋建築視為模範的建築樣式。這個建築樣式以仿作希臘羅馬古典主義為主要訴求,是延續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建築樣式,稱為文藝復興樣式,或稱為古典主義樣式,在日本則被稱作為樣式建築。

迪化街的建築(鼎盛藥行、迪化街一段150 號).jpg(圖/出色文化提供)
迪化街的建築(鼎盛藥行、迪化街一段150 號)(圖/出色文化提供)

如果是依循十六、十七世紀的巴洛克主義樣式的風潮,在建築立面正面加上許多華麗複雜的裝飾,這種樣式一般稱為巴洛克樣式,但是與十六、十七世紀的巴洛克主義樣式風潮影響下的建築樣式不同,可稱為新巴洛克樣式或是擬巴洛克樣式。

在台灣的許多歷史街區中,也可以看到許多在立面加入複雜華麗裝飾的巴洛克式建築。

P120迪化街的開模印花山牆裝飾.jpg(圖/出色文化提供)
迪化街的開模印花山牆裝飾(圖/出色文化提供)

2.1910年代出現的近代建築式

1910年代產生,以追求簡明的樣式的建築樣式稱為近代建築式。雖然僅較巴洛克式稍微晚一點在台灣的建築舞台登場,但是設計的方向性卻完全不同。捨棄過去複雜的式樣,採用簡單明瞭的近代設計手法。

這種簡單的造型手法會使人聯想到ART-DECO 或國際主義式樣,強調簡單造型的設計,在1910年代就已經出現在迪化街,同時並在1930年代國際主義的風潮下,拓展到街區的全體。

▍迪化街的近代建築式建築(第一家布行、迪化街一段9 號).jpg(圖/出色文化提供)
▍迪化街的近代建築式建築(第一家布行、迪化街一段9 號)(圖/出色文化提供)

近代建築式採用RC構造,設計手法相當簡單,與巴洛克式複雜華麗的裝飾迴然而異,取而代之則是強調水平的線條。RC造的普及也使得設計的手法變得更多樣化,可以自由自在嘗試各式各樣多采多姿的設計手法。

日本政府導致樣式建築出現?108-111

1912年8月,受到颱風的侵襲,台北市土角建造的家屋有340 餘棟傾倒。日本殖民政府以重建為契機,大規模的推動市區改正計畫。許多台北市街屋建築的前面部分,由於市區改正的道路拓寬,而部分遭到拆除。新建的街屋建築所採用的樣式則為以磚造為主,再加上木造等的混合構造。這種符合文化開化的建築形成,被稱為「樣式建築」。

根據當時建築相關法規的規定,鄰街面的街屋建築有設置亭仔腳的義務,所以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整整齊齊、連續的亭仔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完成的。

縱觀台灣全島的歷史街區,在日本統治時代所興建的牌樓式建築,大多受到樣式建築的影響,這些受到樣式建築影響的牌樓式建築的出現,主要是受到日本殖民政府有計畫的干預,除了進行造街計畫之外,也積極的推動市區改正,以整頓日本人眼中骯髒的中

國式都市環境,使台灣的都市環境能夠邁向現代化、整潔化。樣式建築地出現,主要可以分為三要點:

1.總督督府、地方州廳政府有計畫的造街行為

1914年,在本町(現博愛路、衡陽路、重慶南路)一帶,由總督府營繕課技師野村一郎、中榮徹朗所負責設計,連續三層樓的街屋建築正式完工,這是最早由日本人技師所設計的街屋建築案例。

日本人技師所設計的街屋建築, 與台灣其他各地所不同的地方, 是在於這個造街計畫中, 首先採用二開間的設計。建築樣式採用後期文藝復興樣式(Renaissance),同時將亭仔腳通路寬度統一為3.6公尺。裝飾材料以磚、水泥為主,柱子上與總督府類似的橫帶形水泥裝飾為一大特色,正面開口則是磚造的圓拱型,以及RC 造的平型,兩種類型都有。

2.隨著鐵路車站建設的車站前造街計畫

1913年,連貫台灣島西部平原的縱貫鐵路正式開通,鐵路沿線的車站開發,更隨著

鐵路的開通如火如荼的展開。在1915年,隨著新竹、舊湖口、竹南等地新建鐵路車站的建設工程,以及縱貫鐵路的開始營運,這些車站的前方出現了直接由總督府營繕課,或是當地州廳政府的主導下,所設計規劃出來的嶄新街屋建築,在這些車站的前方,建設了整個街廓整齊劃一,全新的兩層樓街屋建築,也改善了當地的市容觀瞻,同時也賦予這些地區文明開化的印象。

3.在台灣全島進行市區改正計畫的道路拓寬工程

由於道路的拓寬工程,許多面對道路的建築物的一部份遭到拆除。在重建或修補建築物時,大多數的建築物都採用了牌樓建築樣式的立面。1919年,大溪的下街(現和平街),以及1920年,台北市的永樂町(現迪化街),都因為街區改正的道路拓寬,而使得建築物立面進行大規模的改裝。

作者介紹 | 李東明

學歷: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博士(工學)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碩士(工學)
逢甲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學系畢業

現職: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裝修設計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1年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赴日求學後進入日本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專攻建築史、都市史領域。碩士論文研究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博士論文則專攻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學位返國後,適逢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改訂,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先後完成數項有關聚落與街區保存策略與政策之相關研究,也屢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後至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主要研究領域仍為街區保存、文化景觀及空間再利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出色文化《百年街屋: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從迪化街看台灣發展縮影》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