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積電、長榮是台股近年的明星,去年股價飆漲連創新高,今年卻疲軟,儘管他們繳出亮眼的Q2成績單,獲利再創新高,股價卻沒有跟著創新高。這現象在股市很常見,業績好股價不一定漲,業績差股價也不一定跌,法人在下文點出背後原因。
我們經常對「業績好的公司股價竟然下跌」這件事感到困惑;反之,業績不好時,股價卻上漲,更是常常讓人啼笑皆非。
常聽人說:「法人總是先買進業績不錯的公司股票,用目標股價上揚報告吸引散戶,然後在發布財報良好當天賣出該股票。」 因此,如果出現目標股價上揚報告或歷史新高業績,反而該視為賣出的機會。 根據「效率市場假說」 (編按:股價會反映所有相關資訊,即使偏離基本價值,也是由於資訊不對稱或時間差導致),現在股價包含過去和現在的業績,甚至是預測的未來可能業績,所以將發表良好財報當成賣出的時機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實戰中,業績預期良好的公司股價往往會在財報公布前後上漲,甚至就算有些短暫的下跌,仍會上漲。原因在於,我們的市場是一個低效率市場,與效率市場假說相去甚遠;再者,經營狀況正在改善的公司會連續幾季收益提高。
相反的,可以觀察到,業績表現不佳的公司股價,它們在公布財報之前,就已經在逐步下跌。不過,在公布狀況不佳的財報後,股價因法人的買盤而出現大幅反彈。根據效率市場假說,這狀況有其道理。由於股價反映出所有業績表現不佳的狀況,和未來會有所改善的預期,所以以低價買進。但是,除了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反彈後再次下跌。這是因為下個季度出現業績不佳的情形,並不少見。(延伸閱讀:如何用本益比選股?法人點出尷尬真相:低本益比有雷,股價未必會補漲)
畢竟,無論如何,重點都在未來的表現。即使收益不如預期,假如預想之後或幾季期間業績會持續上升,那麼股價也將會短期下跌後,恢復上揚趨勢。但,如果股價因業績不佳而大幅下跌,而預期業績也持續看糟,那就算反彈,也會再度下跌。
我們經常認為,當股價因業績超出預期而飆升時,我們應該賣出;當股價因業績不如預期而暴跌時,我們應該買入。而且也會認為,當股價上漲時,是有力人士炒作新聞,讓散戶參與其中,然後再立刻賣出持股;股價下跌的時候,他們則反向操作去發布不好的消息和報告,讓散戶賣掉,再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實際上,市場的確有些有力人士會做出這種事。但大部分還是參考財報所公布的業績表現,來決定價差賣出或是低價買進。
有一個術語叫做「巨額沖銷」,是指公司公布財報時,反映出未來可能發生的所有最大損失。那麼,那家公司下個季度將不再有意外的虧損,且依據基期效應(base effect),它的業績表現會優於上一季。在這種情況下,業績不如預期會導致短期暴跌,但也可能隨低價買入的勢頭而反彈。然而,若碰上業績超出預期,股價卻下跌,那是因為我們相信,所有好消息都已經反映於股價上。偶爾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當年度公司可達成的業績已全數反映於股價上,儘管季度業績持續超出預期,股價仍舊下跌,形成尷尬的局面。如果問:「為什麼業績好,股價卻疲軟下跌?」包含分析師在內的專家們會說因為業績好,短期調整後就會重新上揚。這樣等待下去,虧損只會愈來愈大,最後損失來到過半之後,變得進退兩難怎樣都不是,只好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