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借10萬,養出兆元企業!林百里揭創業3秘訣:台企資源不比大國,「這樣做」就有出路

2018-06-19 12:48

? 人氣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39歲才創業,跟梁次震兩人借來10萬元當資本,跌跌撞撞摸索,如今廣達已經是兆元級企業,回想歷程,林百里建議新創人三件事:創業第一天就應該要想到做外銷,台灣資金並不短缺,創投(VC)或許沒有國外VC賭性堅強,只是相對謹慎,第三是創業必須是IoT結合AI,才是對的方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外創投賭性堅強,300家中10家就算成功

梁次震是林百里相識半世紀的好同學,也是創業伙伴,梁次震認為,早期創業政府提供很多補貼補助,但現在都「自廢武功」,對照大陸或其他國家,不只是創投會投入,政府還給很多補助,這是現在台灣跟外國最明顯的對比,若台灣不只是創投投資,政府也投入,能讓事情往良性循環走。

廣達創辦人林百里(中)與副董事長梁次震(右),兩人創業的第一筆資金是借來的10萬元。(圖/王郁倫,數位時代提供)
廣達創辦人林百里(中)與副董事長梁次震(右),兩人創業的第一筆資金是借來的10萬元。(圖/王郁倫,數位時代提供)

林百里創業已經30年,當年因為擔任金寶總經理任內發生工廠大火,林百里負責任的請辭下台,兩手空空跟梁次震一起創廣達,他還記得第一桶金是借來的10萬元。而究竟初期創業有多慘澹?林百里回憶,自己畫的模具圖,工廠師傅看了都放在一邊。

但比照現在的創業環境,林百里說,台灣創業資源雖然跟大國比不夠豐富,但換個角度說,在大國創業,是200~300家公司一起創,裡頭也是水深火熱,這只是小戰場與大戰場的區別。

而新創圈也常認為台灣募資環境跟國外大不同,林百里認為,台灣不是資金短缺,只是投資人比較謹慎,國外VC也許賭性高,在他們眼裡,AI公司投資300家,只要賭到10家成功就夠了,但台灣投資界會要求成功率必須一半以上。

台灣市場比美中小,林百里也說,這確實是天生挑戰,但創業第一天就應該考慮要做外銷。當年創業做計算機,只作內銷,結果兩天賣不到200台就結束了,外貿協會就建議他們:創業第一天就該考慮外銷。

而對現在的創業者,林百里建議:必須有IoT才能創業,後面還必須有AI支援才是對的,透過萬物聯網供應服務,否則硬梆梆的服務根本沒有用。

他舉例:隨身包包丟了,就馬上找到,就是AI,而人臉辨識有AI後應用也將完全不同,甚至未來「AI也可以寫新聞」。

林百里建議發揮台灣農業技術導入AI。(圖/創新拿鐵,數位時代提供)
林百里建議發揮台灣農業技術導入AI。(圖/創新拿鐵,數位時代提供)

越傳統的行業越需要AI,用AI處理自己國家的問題

對於發展AI新創,林百里建議政府應該優先培養「在地實力」,因為AI是服務型行業,若沒有培養屬於台灣特色的AI行業,等於把商機全送給外國廠商,不見得是最好的。

什麼叫做在地實力?林百里建議,台灣可以發展屬於自己的「AI農業」或「AI醫療」。AI農業用的是台灣自己的天氣、土壤與農夫特色,台灣的醫療,用的是台灣國人的病症、生活環境與DNA,這些AI服務要交給外國人處理是不可能的,這都屬於台灣的社會統計問題,是台灣的問題,所以國家該培養自己的AI團隊,處理自己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