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在這短短3年,從順風變為逆風,全球晶圓龍頭台積電更成為舉世焦點,面對強敵三星、英特爾來勢洶洶,台積電研發6騎士之一、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說,「從歷史來看,台積電每次迎戰都成功」,相信未來也會持續領先。
隨著地緣政治危機加溫,各國都將晶片製造視為國安議題,紛紛拉攏台積電到自己國家設廠,林本堅並不認同,認為這是「走回頭路」。他並提出警訊,各國都想「自己來」,會更加擴大半導體人才缺乏的危機。
美國學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以Silicon Shield(矽盾)一詞,形容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際紛亂局勢下,將成為台灣的安全屏障。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估計,台灣今年晶圓產能將占全球總產能的48%,12吋晶圓產能占全球比重將超過5成,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占全球比重更達61%。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台灣半導體今年總產值將達新台幣4兆8858億元。
然而,隨著地緣政治風險拉高,以先進製程獨霸全球的台積電被推上最前線,最大挑戰不再是單純的研發製造、製程升級,而是如何在政治角力中,繼續維繫優勢地位。
全球分工產業鏈大退化 政府應力保台積電優勢
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黑天鵝重創國際經貿秩序,卻意外凸顯台灣半導體的關鍵角色。
為了不受掣肘,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中國等紛紛將半導體視為重要戰略物資,爭相補助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甚至「拉攏」台積電前往設廠。
即便已經退休了,轉往學界發展,但擔任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的林本堅,還是各界請益對象,就連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也找上門,關心他對半導體供應鏈看法。
外界憂心台積電赴美國設廠,先進地位將被「美國製造」迎頭趕上,林本堅接受專訪時直言沒那麼簡單,但因為時局變化太快,每個動作都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必須走一步算一步。
回顧過去半導體發展歷程,美國許多公司原先採取「一條龍」模式,儀器、生產工具、設計、製造都自己做,後來發現效率太差、浪費時間,才逐步演變為全球分工模式。「我們花很多功夫才進化到現在這階段,硬要回到以前,就是退化」,林本堅感嘆,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大家都想自己來,這不僅更沒效率,還會讓人才缺口急速膨脹。
林本堅見證台灣半導體走向全球的光輝歲月,如今大環境卻在走回頭路,對台灣產業是一大危機。他語重心長地說,半導體絕對是台灣重要產業,又占有這麼多優勢,「假使不讓它繼續發展,這是很愚蠢的」。
林本堅進一步指出,政府應大力保護台積電,最近購買軍火就花了不少錢,「保護台積電不需要這麼多錢」,期許政府協助台積電滿足需要的水、電等需求;此外,台積電擴建廠房,過程中遇到的環保問題也要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