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間週四(22日)凌晨,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再度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升至3.00%~3.25%區間,此為2008年以來新高水準,Fed主席鮑威爾維持鷹派基調,股市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華爾街日報》原文:聯準會連續第三次升息0.75個百分點,暗示未來還會多次大幅升息
這段日子以來,歷經疫情、戰爭、通膨等天災人禍摧殘,「末日感」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但現在絕不是第一次面臨全球危機的威脅,在過去通膨居高不下時,聯準會的決策者們都是如何因應?激進升息又造成哪些影響?
伏克爾(任期:1979~1987)
伏克爾號稱「通膨殺手」。1970、1980年代,歷經石油短缺危機,油價不斷飆漲,全美陷入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惡性通膨,前任主席柏恩斯的升息政策卻遭到時任總統的壓抑。伏克爾接任後,無懼經濟衰退的風險選擇猛烈升息,聯邦資金利率從1979年約莫10%的水準一舉竄升至1981年逼近20%,是當時近40年的最高峰,把通膨率從13.6%硬是壓到1984年的5.1%。
成功抑制通膨的代價是失業率飆升,銀行和企業獲利低迷,但在陣痛期過後,美國經濟邁入長達十幾年的繁榮期。
由於1970年停滯性通膨與現在相似,一樣有戰爭和能源危機,雖然油價和通膨漲幅遠不及當年,伏克爾的鐵腕政策仍常被拿來當作借鏡。
葛林斯潘(任期:1987~2006)
葛林斯潘執掌聯準會長達18年,他從1994年察覺到經濟過熱的跡象,並在13個月內升息7次,讓基準利率從3.05%翻倍升至6.05%,雖然引發債券拋售潮,卻也讓股市回溫,經濟成功軟著陸、迎來長達10年的擴張期。不過,他在1998年後推行降息和寬鬆政策,也被視為導致日後房市泡沫的元兇。
2004年,泡沫跡象開始出現,葛林斯潘從6月開始逐漸以一次1碼的升息幅度,為擴張政策降溫。
柏南克(2006~2014)
柏南克上任之初,先是延續葛林斯潘的末代政策升息3次,將利率從前朝的4.5%升至5.25%,但他後來坦言自己輕忽了次貸風暴對於美國經濟的影響,也為2008年的金融海嘯埋下伏筆,全球市場碎得滿地瓦礫,景氣一片低迷,美國甚至陷入通縮危機。
值此之際,柏南克推出舉世聞名的量化寬鬆政策,任內一共推動3輪QE,雖然硬是撐住經濟情勢,卻也為此惹來「以鄰為壑」的罵名,台灣中央銀行前任總裁彭淮南就曾當面向他抗議:「你的QE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suffer)。」
2013年5月,柏南克首度釋出縮減QE的信號,一時之間美債殖利率狂飆,投資人趕忙調整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新興市場資金潰逃,股市愁雲慘霧,這起事件被稱為「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直至2014年初Fed採取實際行動,「靴子落地」後才讓市場的恐慌情緒趨於平靜。
葉倫(2014~2018)
葉倫是史上首位女性聯準會主席,她在2015年底啟動10年來首次升息,上調2008年以來一直維持在0~0.25%區間的指標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直至卸任時,利率水準已經回升至1.25%~1.5%。
事實上,升息與否,絕非一個會議決策如此簡單,每一次的決定背後都牽扯政治與經濟的多重角力,聯準會的角色以及能夠行使多少權力,在每個時代都不一樣。例如過去聯準會主席的升息政策,因為可能打擊經濟成長,多次遭到政治力量干預,因而引發後續更大的災情。
鮑威爾上任之後,聯準會的獨立性逐漸改善。根據過去經驗,讓聯準會貫徹政策,雖然會有不小副作用,卻也較能成功扭轉經濟惡化。參照歷史,如今局面還不算最棘手的一次,倘若想要有效壓下通膨,短時間內的「陣痛期」恐怕是免不了。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