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非老年人專利!這慢性病骨折風險為常人的四倍

2022-10-27 12:09

? 人氣

骨質疏鬆症不只發生在年長者身上,不分年紀都應注意(圖片來源Pexels)

骨質疏鬆症不只發生在年長者身上,不分年紀都應注意(圖片來源Pexels)

「骨質疏鬆症已不是65歲以上老年人才有的疾病!」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症多是因老化或女性停經後所引起,而續發性的骨質疏鬆症則與慢性病息息相關,像是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帕金森氏症跟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患,都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族群。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恆毅建議,定期健檢得注意「三高一低」。除了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65歲以上的婦女、70歲以上男性及慢性病患者得主動做DXA骨密度檢測,檢查過程僅需約5分鐘,當檢測的骨密度T值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症;低於-3以下,則定義為極高骨折風險的族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慢性病為骨質疏鬆症加速器 早期篩檢、預防骨折

骨質強度和骨骼內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動態平衡相關。然而​30歲後,人的成骨細胞活性慢慢下降,骨質逐漸流失,常見的慢性疾病像是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更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加速器。甲狀腺亢進會刺激蝕骨細胞活性;糖尿病因胰島素缺乏加上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導致成骨細胞活性下降;慢性腎臟病則因腎功能降低,致使鈣和磷代謝異常、維生素D缺乏,因而發生骨質疏鬆症。腎臟國際醫學期刊也指出,洗腎病患的骨折風險約為正常人的四倍。另外,若同時併發2-3種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的嚴重程度可能會再上升。

髖骨骨折發生率高 一人骨折恐整個家庭失能

尚未發生骨折前的骨質疏鬆症並無明顯症狀,但當骨質劇烈流失,嚴重者打個噴嚏或輕微跌倒都可能骨折。林恆毅醫師表示,台灣病患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椎的壓迫性骨折與髖部骨折,老人家常嚷嚷「下背痛、躺著翻身就痛」恐就是壓迫性骨折的徵兆。台灣的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名,發生過一次骨折後,約50%患者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每次骨折之後,再出現新骨折的風險呈指數形式增高。若家人因骨折長期臥床,龐大的醫療費用對一個家庭來說,將是沉重的經濟負擔,骨質疏鬆症的早期發現與治療已是現代家庭須共同重視的課題。若因疫情有減少出入醫院的考量,林恆毅醫師也建議可在家先運用骨折風險評估網站(FRAX)檢測未來十年脆弱性骨折(脊椎骨折、髖部骨折等骨鬆性骨折)發生率,只要屬於中度以上骨折風險,就需儘速就醫,接受骨密度檢測。

積極心態面對骨鬆篩檢與治療 降低骨鬆性骨折從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開始(圖片來源Pexels)
積極心態面對骨鬆篩檢與治療 降低骨鬆性骨折從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開始(圖片來源Pexels)

開源節流治療新趨勢 醫師:不中斷最是關鍵

目前骨質疏鬆症藥物分為「減少骨質流失」跟「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以抑制蝕骨細胞作用,防止骨質過度流失為主。但針對極高骨折風險患者,如骨密度T值小於-3,可考慮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以快速增加骨密度,後續再使用減少骨質流失藥物維持骨密度,用開源節流的方式降低骨折風險。林恆毅醫師表示,無論治療的選擇為何,最關鍵的是「不中斷治療」,方能達到成效。

林恆毅醫師提到,門診中有2位80歲的老奶奶,同樣因長期下背疼痛前來就醫,兩位皆確診為「壓迫性骨折」,一位選擇積極治療,一位則是消極面對,由於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想法不同,後續治療成果也大相徑庭。一位現在可以到處買菜走動,另一位卻只能長期臥床,飽受慢性疼痛之苦、併發憂鬱症,精神狀態更是每況愈下,再次突顯「積極面對、不中斷治療」的重要性。

陽明交大附設醫院多科整合 病患求診更便利

除了藥物治療,林恆毅醫師表示,通常會建議鈣質跟維他命D要攝取足夠並且培養負重的運動習慣和戒除菸酒等,都能幫助改善骨質流失。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目前採跨科團隊合作方式轉介骨鬆病患至骨科、神經外科就醫,也能安排重訓復健,讓病患在求診的過程更便利,盼病患能更快恢復行動力。同時因應老年化社會的來臨,只要符合「外出就醫不便」的病患,都可向家醫科申請居家醫療服務,使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持續不中斷。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恆毅醫師 (圖/林恆毅提供)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恆毅醫師 (圖/林恆毅提供)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589-PRO-2022-Oct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