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跟講理的人談生意或講事情,必須先把理由、規則講在前面,然後在談判的過程,條理分明、章法清晰與邏輯清楚,任誰都比較能接受。
二、遇到不講理又咄咄逼人的人怎麼說
如果遇到不講理的人呢?前述的「是否哥」就是不講理的代表案例。在前面章節中,曾經提過「氣話怎麼說」,但現在要教你遇到不講理、愛講氣話的人,怎麼說話?
首先,當對方態度強硬時,你就要示弱、態度放軟一點,否則雙方都處在硬碰硬的狀態下,絕對是兩敗俱傷;再不然乾脆一開始就直接反問:「請問,這件事你要怎麼處理?」反問法是最容易解套的方式,把問題丟給對方,看對方如何出招;甚至還可以故意反將一軍,誇讚他:「還好你是個很講理的人……」
這個方式就是前述提過的「踩話頭」技巧,但需要巧妙運用「畢馬龍效應」。
譬如當大人帶小兒子出門,多半會先跟孩子說,因為你很聽話又乖,所以才帶你出來玩。小孩就會默默聽在心裡,接下來的表現大都特別乖巧。
當你先告知對方,哪些行為或作法會讓大人喜歡、欣賞或感覺很棒,大多數的小孩都會希望成為大人眼中期待的模樣,最後期望成真,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畢馬龍效應」。
何謂「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又稱為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其典故來自於一則神話故事:畢馬龍是Galatea島的國王,他擅於雕刻,每次他都期許自己能雕塑出世上最美的雕像,最後他做到了,但也因而迷戀上自己雕出Cyprus的少女像,所幸後來真情感動愛神,賦予這座少女雕像生命,兩人才得以結合。
這個典故所衍生出來的「畢馬龍效應」,曾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課程中予以驗證而提出,該效應暗示: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因為人會不自覺地接受別人的影響和暗示,尤其是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進而變成他們期望的樣子,故該效應又稱為「期望理論」。
志安是一位成功的童書業務員。
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家庭主婦阿嬌,她對志安銷售的書籍很感興趣,卻遲遲不肯下訂單,阿嬌後來透露,因為掌控家中經濟大權的人是她老公阿雄,但阿雄很「番」、不講理、很難溝通,如果想要購買這一套兒童叢書,非得阿雄同意才行,於是,志安決定隔天親自登門拜訪阿雄。
志安一見到阿雄,立刻採取「踩話頭」的說話技巧,他說:「聽您太太說,您是一位非常明事理的人,所以我今天特地前來拜訪,做生意最怕遇到不講理的人,只是為反對而反對,那種人給我們的印象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