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S 17將如何影響保險業?金控為何現金增資?存股族該注意什麼?這篇一次看懂

2022-11-04 11:50

? 人氣

國泰金等金控陸續增資,專家認為是為了因應IFRS 17公報即將上路的影響。(資料照,郭晉瑋攝)

國泰金等金控陸續增資,專家認為是為了因應IFRS 17公報即將上路的影響。(資料照,郭晉瑋攝)

如果你有投資金融股,一定都會聽過IFRS 17,號稱金融業的大魔王。國際上許多國家預計2023年正式採用,台灣則是預定於2025年開帳,2026年實施。陸續有金融業為接軌IFRS 17的啟動增資計畫,IFRS 17對金融業的影響是什麼呢?投資人又該注意什麼呢?這篇文章完整分析給你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IFRS 17是什麼?

IFRS 17是會計公報的其中一項,跟「保險業」有關,用來規範保險合約衡量及表達的會計處理原則。過去國際上對於保險合約沒有一致的處理與認定原則,使得每個國家發展屬於自己的規則,造成使用者難以衡量各國保險業的經營概況。台灣的制度無法呈現保險業的長期業務特性,資產與負債無法真實表達,所以接軌IFRS 17,將會讓保險業更有效率的合理反映營運風險。(延伸閱讀:最便宜的金控股,為什麼你不該急著買?從新光金財報看獲利陷阱)

接下來要了解,用來衡量銀行及壽險經營的安全性及財務健全性的指標:RBC。

RBC:衡量銀行及壽險經營的安全性

資本適足率(RBC)=自有資本/風險資產*100%

由於金控業底下的壽險、銀行都持有太多用戶的資金,主管機關需要評估他們的體質健不健康,因此會用資本適足率又稱RBC(Risk-Based Capital)來衡量有無達標。公式=自有資本/風險資產*100%。

自有資本就是公司淨值,再經過一些指標調整,至於是如何調整我們此處不需要知道;簡單來說,自有資本大約等於淨值,而風險資產是持有金融商品的成本或市值。

假設某壽險公司股東權益是500億元,持有的金融商品是200億元,那麼該公司RBC=500/200*100%=250%。數據越高,代表公司淨值可承受的經營風險越高。

RBC標準值:壽險200%,銀行10.5%

壽險業規定RBC至少要有200%才及格,於每半年度終了後2個月內更新,及每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更新,也就是說一年會更新2次,壽險業可以在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銀行RBC達10.5%才符合標準,每年達標比率略有不同,在銀行局網站可查詢,但基本上比率都是逐漸提高,也就是政府把關會越來越嚴格,銀行(合併)的話也是每半年公告一次(ps:銀行個體每季公告一次)。

「淨值比」列為保險業的檢測指標

淨值比=淨值/資產總額*100%

還記得在上一段提到,RBC計算公式=自有資本/風險資產*100%,但RBC卻有個盲點,藉此讓保險公司可以美化指標;例如,在景氣不佳的時候,保險業只要降低股票投資部位,讓資產總額減少,那麼就能使風險資產變小,提高RBC。然而,此舉只會使帳面數字變得好看,並無法有效管理保險公司投資的風險。(延伸閱讀:「要就買指數ETF,不要說你在存金融股!」股癌提醒散戶:任何金融資產都有風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