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值才能真實反映公司現況
保險公司若將持有的金融資產,其因為股債市場不佳產生的「未實現損失」進入其他綜合損益科目,那麼就不會影響EPS,而是使淨值下降。
以壽險業最大宗的債券投資為例,債券的未實現損益幾乎都會不會影響EPS,而是會列在損益表的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OCI),OCI為負數同時也會造成淨值下降,因此有可能會出現RBC達200%的標準,但淨值卻很低的狀況,發生資產太大、淨值卻過小的高度槓桿現象。這也造就金管會規劃,壽險業的「預警指標」有2項標準,除了「資本適足率>200%」(RBC)之外,還有「淨值比>2%」的規範。
金融業陸續增資的原因
為接軌IFRS 17,強化財務結構
透過上述段落了解2項預警指標後,接下來探討金融業的增資議題會比較好理解。
以國泰金(2882)為例子,2019年和2022年都有增資,增資的目的是強化資本適足率、充實營運資金、償還借款等。
股市重挫,壽險業投資未實現損失增加
壽險業有很大一部分的投資部位是在海外,所以當全球股市波動劇烈,就會受到衝擊,例如中美貿易戰、疫情等,使全球股市大跌,或是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造成債券價格下跌等,將使得壽險業投資部位出現未實現損失,而大多是反映在股東權益上,也就是令淨值下跌。(延伸閱讀:金融股還可以存?理財顧問:想清楚2關鍵,千萬別貪小小股息,害自己大套牢!)
舉國泰人壽2022年第二季財報為例子,下圖是權益變動表,當股市表現不佳,使得金融商品未實現損失增加的時候,會影響的部分為2個紅色框框的會計科目:1.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2.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其他綜合損益,分別造成股東權益(又稱淨值)下降1,984億元及1,458億元。
淨值重挫,使得RBC與淨值比也下跌
再複習一下公式:資本適足率(RBC)=自有資本/風險資產*100%,淨值比=淨值/資產總額*100%。兩者的分子都是淨值,因此當股東權益下滑的時候,會造成比率皆下降。
稍微總結一下,受到2022年股、債兩市應聲下跌影響,各家保險業者的RBC與淨值比都是明顯降低,才需要增資來強化體質;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要接軌2025年上路的IFRS 17公報。
金融業「增資」對投資人的影響
現金增資將使股本膨脹
一聯想到現金增資,投資人首先會聯想到股本會膨脹,造成EPS下降。其公式:EPS=本期稅後淨利/普通股在外流通加權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