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婷專欄:不被看好又怎樣?她從被唱衰20年的造橋工程,看清台灣青年的迷惘與無限可能

2018-07-13 13:52

? 人氣

當有人在質疑你的想法時,你會怎麼做?

當有人在反對你的做法時,你會怎麼做?

當有專家告訴你,眼前你做的這件事絕對辦不到、不可能,你還會繼續做嗎?

或許多數人就會放棄了,或許就開始為自己的失敗找好藉口,或許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但珠海的一群造橋工程師,力排眾議、排除萬難、努力不懈地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01
在空中驚見蜿蜒如海上巨龍的粵港澳大橋(圖/作者提供)

日前自媒會組團到珠海進行兩岸媒體交流,飛往澳門途中,我在高空俯視,與珠海橫琴自貿區發展的粵港澳大橋(又稱港珠澳大橋)二度相逢。

一條眼光深謀遠慮的橋;一條突破人類極限的橋;

一條改變經濟生態的橋;一條耗資數百億費時十年的橋;

世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世上最長的鋼鐵結構橋;

世上最長的海底隧道;世上最深的隧道;世上最精準的深海對接。

20年前的構想,即將於2018年底開通實踐,400多項新專利、七大世界之最,堪稱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

它是連接廣東省珠海市拱北口岸、澳門半島的東方明珠和香港大嶼山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有世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於2009年12月15日開工,2018年2月竣工,預計今年年底啟用。大橋耗資人民幣327億元(相當於台幣1,537億元),整體工程約人民幣上千億元,直逼2017年台灣整體無店面零售業營收的兩倍之多。

02
在公務船上近看形如風帆貌的航道橋,橋面較高,可供船隻通行(圖/作者提供)

全長有55公里,相當於台灣南北七分之一長,由橋樑、海底隧道、和人工島組成。設計壽命為120年,能夠抵抗8級地震、16級強風。啟用後,開車穿梭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原本需4小時的車程,縮短為30分鐘,大大帶動三地經濟發展,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有別於一帶一路環球經濟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則是面向中國大陸內需市場。2017年經濟規模已達人民幣10兆元(相當台幣約46兆元),預估五年後,將超越世界三大灣區。

自從去年遠遠遙望大橋身影,又線上觀看香港段隧道啟用儀式的直播後,一心期盼能在開通前再睹風采。此行終於如願,搭乘定期巡邏的公務船,近距離的瞻仰這座鬼斧神工。負責監造隧道工程的總負責人劉曉東,四十來歲正值人生精華時期,他在參加《我是演說家》節目中提到自己建造大橋的艱鉅。

當初建橋在尋求歐洲最新技術指導未果,經費和時間有限的壓力下,80多位設計師和工程師,及3000多名工人。每天工作達12個小時,不眠不休努力了七年,....」由於整座橋實在太長,基於保護海洋生態及不改變洋流方向的條件下,橋型蜿蜒猶如一條巨龍,中間還建造了兩座人工島支撐。這人工島若用傳統建造方式,就外國技師的說法,至少需耗時兩年,而珠海首創鋼圓筒築島技術,類似魚塭建造方式,以鋼材圓柱體圍成一圈,將其中海水抽乾灌泥沙填土,最終僅花了七個月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