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從消費年齡層、購物傾向、次數及消費金額來看,31歲至45歲之間為大宗,占30.41%,其次為36歲至40歲的22.83%;而生活用品是最受歡迎的品項。另外根據資策會發布的「2022電商購物節消費者調查」,也顯示消費超過萬元的網友達到47%,較2021年成長10%;而年度平均消費金額為21,728元,比2021年成長44%。
每個月都有購物節的情況下,雙十一為什麼還是這麼吸引人?要端出比折扣還更有吸引力的消費誘因,可謂是電商業者最大的挑戰。
一、疫情加通膨讓消費者不停手:
近3年的疫情,讓民眾習慣於網路消費,另外日常用品天天都用得到,在預期通膨的心理下,讓民眾更願意去「囤貨」,畢竟未來的價格只會水漲船高。根據資策會的統計,計畫性購物比例從2021年的60%微升至64%。
二、積極造節
受到中國大陸造節的影響,台灣電商業者也習慣跟風,將雙十一塑造成像百貨周年慶一樣的感覺,雖然電商本身還是有自己的周年慶,但還是會強打一波。
三、對價格敏感度上升
受到「電商節一定會價格最低」的預期心理因素,消費者在前幾個月就會開始比價,等到了真正的電商節,就會擔心「之後就不會有這樣的品牌折扣優惠力度」,自然就會買下去。
四、讓顧客有所期待
無論是媒體露出、名人代言宣傳,還是在自家頁面打廣告、放上各族群在意的商品等,都是最基本的行銷方式,各家平台都端出了「天天簽名報到領回饋」、抽加碼折價券,或是與配合銀行的「最殺回饋」,此時不清空購物車,又待何時?
五、五花八門招式盡出
根據資策會調查,除了優惠(免運、折價券、購物金、行動支付優惠、卡友優惠)之外的促銷活動,39%的消費者最愛有贈品,26%則喜歡參與抽獎,在乎累積點數的也有26%(以36至65歲為主),玩遊戲解任務的有21%(以18-45歲最多)。
其實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節慶檔期通常約佔品牌年銷售額的「至少」四分之一,當股市可能面臨熊市、通膨壓力提高、經濟不確定因素的陰影籠罩下,電商若是能把握機會讓銷售業績劃下完美句點,也等於是減少明年開展的壓力。
雖然也有許多店家擺明「我們就是不參加節慶」,但這樣的店家也要考慮到以下因素:品牌知名度夠?死忠消費者人數夠多?商品替代性低?廣告下得夠多,讓消費者在其他折扣時段可以看得到而且還願意買單?不然在大家一片「打到骨折」的節骨眼上,消費者在搜尋時看到「過硬」的商品,很有可能會留下不佳的印象,未來可能也會選擇寧可買其他感覺比較有折扣的同性質商品。
面對雙十一,電商還有一個最需要注意的問題:物流。沒有自己車隊、要靠其他宅配公司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會因為等待「費時曠日」,也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時候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增加消費者的好感度,例如一張寫著「讓 您久等了」的小卡上,附上折價或下次免運的折扣序號;或是邀請加入Line官方帳號,提供優惠,或是送上新品的試用,都可以讓消費者感到驚喜,減少因為等待太久而想退貨的心理因素。
其實消費者也知道原物料上漲、運輸費用提高、預期商品會價格提高,但如何估算獲利、抓好成本控管,也是電商需要評估的部分,但在品牌還沒有夠成長茁壯前,跟著節慶走或許是比較保險的方式,雖然不能期待奇蹟般的增長,但至少賺一波,也是不無小補。
作者為美勢科技Digital Origin執行長。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