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春假時,以前畢業的學生來找我,雖然面帶笑容,但他整個人感覺很疲憊,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回答我,他最近剛換到一家新的公司,薪水漲了不少,可是主管的管理方式讓他很不能適應。
在他報到的第一天,主管沒有特別告訴他事情該怎麼處理,他虛心詢問,主管卻叫他自己決定。結果他上班第一天就加班,想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想不到呈上去之後,上司發現不是向來習慣的格式,就先數落他做得真差,馬上把任務交辦給其他人。他覺得自己確實表現得不夠好,所以也很積極的去參考同事做的版本,提醒自己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聽完,我告訴他,「你正在經歷職場PUA啊!」學生有點驚訝的看著我說,「老師,你說的是情侶之間的那種PUA嗎?這怎麼能用來描述職場上的狀況呢?」我跟他說,如果從PUA初始的定義去理解,確實會覺得職場PUA不合邏輯。
但是,PUA的定義已經從早期談論怎麼運用一些技巧,來讓別人對自己著迷,演變為一種有點病態,明明被欺凌,卻覺得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會有這些看起來像欺凌自己的舉動。像是有些男人會挑剔女友的各種小事,讓女友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但男友還是對自己不離不棄,所以依舊很愛自己的男友。
他聽我這麼一說,有點頓悟。我提醒他,之後工作上如果遇上什麼狀況,不知道怎麼處理,一定要尋求協助。
其實不管是大家熟悉的PUA也好,或是職場PUA也好,都跟一個心理學現象有關係,就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所謂的認知失調指的是,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態度和他展現的行為大相逕庭。
心理學小科普: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的由來是里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與梅里爾.卡爾史密斯(Merrill Carlsmith)一九五九年的一個經典實驗,學生們被要求進行繁瑣且無意義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會被告知實驗已經結束,可以離開了。但在他們離開前,實驗者做了一個小小的請求:他們被告知要去說服另一名學生接受實驗。有一組參加者以二十元受雇,另一組則是一元。
整個實驗結束之後,那些在一元受雇組的人比起其他在二十元受雇組以及對照組之評價顯得更為肯定。費斯廷格和卡爾史密斯認為,當只被給予一元時,學生們被強迫內在化他們被誘導表現而產生的態度,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正當的理由,也就是說,他們產生了一種態度失調的狀況。
職場PUA的各種樣貌
其實職場PUA有很多形態,我學生經歷的是蠻常見的一種:不斷否定你的表現,透過這樣的做法,讓你喪失自信,進而願意順從主管的指令,因為你自己的做法一定會被否決,所以不該採用這種方法。
另一種職場PUA,也是對你的否定,只是否定的是你個人的特質。比如說,有人會說你怎麼做事情這麼沒效率、你怎麼那麼粗心、你怎麼學習新事物總是那麼慢……聽到這些批評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會被說服,尤其如果很多人都這樣講,你就更容易相信這樣的評價是真的,也會認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還有一種常見的職場PUA,就是扭曲價值觀,明明是找你麻煩,卻會說他是在給你練習的機會,一切都是為了你好。資淺的時候,你很容易忽略這個類型的職場PUA,因為認為自己真的需要多練習,主管給了練習的機會,還不收學費,感謝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提出抗議呢?有些企業端看準了實習學生的心態,會對實習工作提出很多不合理要求,說難聽一點,就是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