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是1895年按照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設立的5個獎項之一,由瑞典學院每年頒發給在文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作家。
這次將介紹五本諾貝爾得獎小說,除了蘊含深厚的文學創作,更有著每位作者不同際遇所集結的人生哲學,喜歡小說的你,不能錯過這些經典文學。
《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作者: Hermann Hesse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然而每個人能夠詮釋的,只有他自己。」
赫曼赫賽除了擁有作家和詩人的身分,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父親是基督教徒,母親則信奉印度教,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賽,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家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而他因為不平靜與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一戰時,赫賽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了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賽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描寫少年辛克萊的陷入一段迷惘的矛盾之中,在他原來的世界,未來的路途平坦筆直,卻被學校的惡霸克羅默則打亂了原有得秩序,充滿黑暗紛擾的世界讓辛克萊也陷入了謊言的深淵,迎面而來的衝突使得他焦躁、徬徨…。
在朝理想前進時,我們都必需穿越黑暗的國度,成長到底是覺醒的過程,還是一則迷途的故事?在這分裂又矛盾的世界,作者告訴我們,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裡,走就對了!
《老人與海》
作者: Ernest Hemingway 出版社:木馬文化
「人並不是註定要失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是美國記者、作家,也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情史豐富,一生結過四次婚。一次大戰時,自願遠赴意大利前線,戰爭的殘酷在他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他的作品對人生、世界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小說,也是他生前最後出版的一部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名古巴漁夫已經84天沒釣到魚了,而再第85天,竟遇上了一隻比船還大的馬林魚,經歷三天兩夜的精神與肉體搏鬥,老漁夫終於制伏了大魚。
然而,在拖著馬林魚龐大軀體返航的途中,卻招來了鯊魚群起掠奪,最後入港時,只剩下巨大的骨骸…
以文筆簡潔著稱的海明威,將故事聚焦在老人與馬林魚的搏鬥,移除了所謂的「象徵」或「寓意」,他說:「好的故事不應該事先賦予象徵,我想寫的就是真實的老人、真實的男孩,以及真實的大海。只要描述的夠精確詳實,他們自然就會寓意深遠。」海明威認為,讀者在讀完冰山上的1/8後,用自己的經驗與想像就能補充另外的7/8,他也因此以最精簡的四萬多字,成就了一部現代文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