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推成屋案,多半會挑幾間做裝潢供賞屋用,此即坊間所稱之實品屋。大部分民眾認為實品屋房價相對便宜,因為已供人參觀,其裝潢、家具都已折舊,但實務上真的是這樣嗎?
「一般實品屋有可能撿便宜,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因為已經有消費者參觀過了,再加上它的裝潢已經半年、一年…,如果最後還沒有賣出去,建商才有可能把實品屋打個六、七折賣給消費者。第二種,如果建案已經賣到尾段,剩實品屋還沒賣出,這時候也有可能會便宜一點賣。」萬達麗事業副總經理林佳賢表示。
理論雖好,實務卻未必如此,關鍵就在「時間點」。由於消費者賞屋高峰期多半落在建案開賣的前段,即便實品屋、廣告戶的總價已內含房價及裝潢費用,但因為建案開賣不久,屋況及裝修都尚未折舊,所以很難直接在價格上撿到便宜,實品屋之所以受到青睞,其實另有他用。
花光積蓄入住毛胚
消費者買房當然還是希望有便宜可撿,但若是買了房,付了頭期款之後,沒錢裝潢怎麼辦?近期就有發生這樣的例子,值得借鏡。
不久前中國大陸一名24歲的男子,從上海搬回老家西安後,買了一戶約32坪的房子,不過光是頭期款就花光他的所有積蓄,使得他沒有餘錢可以裝修,最後只能直接住進毛胚屋。
因此,才有建商祭出帶裝潢的實品屋、廣告戶的促銷優惠活動,無非也是希望吸引賞屋客上門。這類產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你買的房子含裝潢,總價包含裝潢費用,因此還要看銀行是否認定這個價格。不過業者既然推出這樣的促銷方案,通常都有配合的銀行願意核貸七、八成。
林佳賢說「多數銀行只做房貸,比較不會再做裝潢貸款。早期有很多銀行可以做八加一,意思就是借你八成房貸,另外有一成是裝潢貸款,但是裝潢貸款的利率比較高,其實像是信用貸款。」
大部分會買實品屋、廣告戶的,是首購族群居多,主要因為他們買了房子之後,已沒有多出來的預算做裝潢,如果可以直接跟建商買含裝潢,可以併入貸款裡的房子,較能符合他們的預算和需求,因此對於自備款比較沒有那麼充裕的購屋族來說較適合。
帶裝潢自備款較低
通常建商賣屋帶裝潢,以總價1000萬元的房子為例,自備款兩成,計200萬元,假設消費者還要另外花裝潢費用200萬元,那麼消費者就需要自備400萬元。
如果建商是含裝潢賣給消費者,房子的總價跟裝潢合計1200萬元,因此消費者現金自備款只要準備兩成,計240萬元,這樣消費者在準備購屋自備款時,兩個方案就相差160萬元了。另外補充,在實價登錄時,需要備註裝潢費用,否則容易誤導而拉高房價。